鸡冠花轮纹病在鸡冠花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病害,为害很大,在我国发生较普遍,除为害鸡冠花外,对其它的花卉也有为害,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鸡冠花轮纹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鸡冠花轮纹病的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于叶尖、叶缘和中脉处。初期叶面上形成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微有轮纹,网眼状,可相互联合成斑块,边缘稍隆起,外有1深褐色环带。病斑由外向内颜色逐渐变浅,中央黄白色,两面散生灰白或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
鸡冠花轮纹病的病原:
病原菌为Cercosporellasp.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短小,不分枝,丛生,从寄主表皮气孔中伸出。分生孢子微弯或直,单生,无色,1-5个隔膜,基部钝圆,上部稍尖,大小36-72微米×4-7.2微米。
鸡冠花轮纹病的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9-11月发生,植株下部份感病比上部分感病重。在温暖高湿,或过度密植的环境下,均利于本病发生。
鸡冠花轮纹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园 中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3)对种子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种前,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小时进行消毒。可用90%敌克松2至3克/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克/平方米等对土壤进行处理。
(4)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间隔期2至3年。
(5)化学防治 6至7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盆用药量100至150克,7至10天喷、灌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鸡冠花轮纹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轮纹病通常会危害植株叶片,会极大的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做好防治措施,以免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危害。想了解更多关于鸡冠花的资讯,请继续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于叶尖、叶缘和中脉处。初期叶面上形成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微有轮纹,网眼状,可相互联合成斑块,边缘稍隆起,外有1深褐色环带。病斑由外向内颜色逐渐变浅,中央黄白色,两面散生灰白或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
病原
病原菌为Cercosporellasp.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短小,不分枝,丛生,从寄主表皮气孔中伸出。分生孢子微弯或直,单生,无色,1-5个隔膜,基部钝圆,上部稍尖,大小36-72微米×4-7.2微米。
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9-11月发生,植株下部份感病比上部分感病重。在温暖高湿,或过度密植的环境下,均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园 中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3)对种子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种前,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小时进行消毒。可用90%敌克松2至3克/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克/平方米等对土壤进行处理。
(4)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间隔期2至3年。
(5)化学防治 6至7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盆用药量100至150克,7至10天喷、灌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园 中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3)对种子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种前,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小时进行消毒。可用90%敌克松2至3克/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克/平方米等对土壤进行处理。
(4)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间隔期2至3年。
(5)化学防治 6至7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盆用药量100至150克,7至10天喷、灌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于叶尖、叶缘和中脉处。初期叶面上形成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微有轮纹,网眼状,可相互联合成斑块,边缘稍隆起,外有1深褐色环带。病斑由外向内颜色逐渐变浅,中央黄白色,两面散生灰白或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
病原
病原菌为Cercosporellasp.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短小,不分枝,丛生,从寄主表皮气孔中伸出。分生孢子微弯或直,单生,无色,1-5个隔膜,基部钝圆,上部稍尖,大小36-72微米×4-7.2微米。
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9-11月发生,植株下部份感病比上部分感病重。在温暖高湿,或过度密植的环境下,均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园 中排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3)对种子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种前,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小时进行消毒。可用90%敌克松2至3克/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克/平方米等对土壤进行处理。
(4)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间隔期2至3年。
(5)化学防治6至7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盆用药量100至150克,7至10天喷、灌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