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锈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而东南沿海地区发病重。发病后,会造成15%的减产,严重时减产高达50%,同时还会使花生出油率下降。
花生锈病发病原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温差大易发病
5害虫危害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6土壤疏松、腐殖质多的田块易发病。
7播种早、管理粗放的发病重。
花生锈病症状:
花生锈病在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生,但以结荚期以后发生严重。叶片染病,叶背初生针尖大小的疹状白斑,叶面呈现黄色小点,以后叶背病斑变淡黄色,圆形,随着病斑扩大,病部突起呈黄褐色。 表皮破裂后,露出铁锈色的粉末,即病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周围有一狭窄的黄晕。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后,很快变黄干枯,似火烧状其他部位染病,夏孢子堆与叶片上的相似。被害植株多先从底叶 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色变黄,干枯脱落,重病株较矮小,提早落叶枯死,收获时果柄易断、落荚。
花生锈病发病原因及症状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想要知道花生锈病的防治方法,请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其他内容。
一、危害特点
花生锈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使花生减产和变质:
(一)是叶片发病后,叶片失绿变褐色,光合作用受抑制,使花生结实不饱满而减产;
(二)是病菌侵染荚果产生大量的麻壳果仁而减产,品质下降。花生麻壳果仁是锈病产生的终结果,轻者使荚果壳外表皮网纹间出现斑点缺失,粗糙无光泽,但果仁不变质,商品价值下降;重者果壳变黑褐色,成筛网状,仁果衣变褐黑色,果仁质变,部分可食用,但无商品价值;极重者果壳变成薄如翼、状如网,黑色穿孔,果仁通体变黑色、味苦,无食用和商品价值。据旱地花生大面积调查,锈病一般使花生减产25.3%,平均每亩减产48.28公斤。
二、发病原因
1、土壤、种子带菌
花生生产区种植面积大,土地无轮作余地,只有连年重茬,且种子大部分由农户自留,在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锈病发生,因而本地存在大量菌源。花生锈病主要通过本地复孢子在花生病残体和自生苗上越冬,待次年花生出苗后,复孢子借气流传播于花生苗体,成为初侵染源侵入苗体,待条件适宜时表现出病症病状。
2、气候条件适宜
当地每年5—6月和8月下旬—9月中旬期间常为多雨季节,温度较高,雨水多、雾大、露水重,晴雨交叉,温差变幅大,很容易形成夏孢子萌发的适气候条件,引发病害。当春花生迟播或秋花生早播,发病均较重。比如2008年5月25—28日,该县出现连日大风暴雨,阴雨天延至6月1日,期间气温在22—34℃,温差变幅大。此时夏花和正处于开花插针旺期,苗叶茂盛,田间通风性能较差,连日雨水使地表土壤高湿,近地面小气候气温20—30℃之间适温高湿,非常适宜锈病孢子萌发再侵染而导致发病。当雨停初晴,气温上升,花生锈病便猛传播大面积流行。几天未见的花生便以急剧暴发性病症显现在农户的眼前,使农户措手不及。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和无病品种
(1)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如:粤油551、粤油22、中花6号等品种;
(2)选用无麻壳病果的优良花生种,凡有过锈病地里的花生都不能留作种用。
2、田间管理
(1)重茬地处理。在头年收获后,一定要及时田间病残体,尤其是已发病地块的花生苗,晒干后集中烧毁,并及时消灭田间自生苗。
(2)土壤消毒。对多年发病地块,在播种前可结合整地每公顷用石灰粉225—375公斤拌硫磺粉7.5公斤于土表,进行杀菌消毒。或在播种后喷施50%胶体硫150倍液杀菌。
(3)清沟排渍。花生地畦沟,做到沟沟相通,能排能灌,降低土壤湿度。
3、药剂防治
(1)防治时间。为有效防治花生锈病的发生与危害,在每年的5—6月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要特别关注正处于开花、插针期的春、夏花生和秋花生锈病动态。当出现发病中心,或发病株率达1.5%—3.0%,或近地面第1、2片叶有2—3个病斑时,要立即抢雨停空隙喷药防控。
(2)防治药剂。①10%苯醚甲环唑600倍液;②50%胶体硫150倍液;③75%百菌清600倍液;④95%敌锈钠600倍液;⑤1:2:200波尔多液。
(3)防治方法。上述药剂每次任选一种,在下午烈日过后喷杀,每公顷喷药液量900—1125公斤,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遇下雨天,配药时每桶水加害立平增效剂5毫升,在喷药后1小时内不下雨可确保药效。
(4)注意事项。上述药应交替选用,不能重复,忌在烈日下喷药,否则会落叶,切忌使用多菌灵和托布津。
花生锈病主要侵染花生叶片,可为害叶柄、托叶、茎秆、果柄和荚果。叶片的背面初生疹状白斑,叶面呈黄色小点,尔后叶背面病斑变成淡黄色、圆形,随着病斑扩大,病部凸起呈黄褐色,表皮破裂,露出铁锈色的粉末,即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周围有一狭窄的黄晕圈。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顶部叶片扩展。叶片密布夏孢子堆后,很快变黄枯干。病株较矮小,形成发病中心,提早落叶枯死。严重发病田后期,叶、茎秆干枯,呈火灼状。托叶上的夏孢子堆稍大,叶柄、茎和果柄上的夏孢子堆椭圆形,长1~2毫米。果壳上的夏孢子堆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但夏孢子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