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青枯病的发生和天气、水稻的品种都有关系,那水稻青枯病应该怎么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单季晚稻在生长后期常发生早衰青枯,影响水稻正常灌浆结实。水稻青枯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青枯和病理性青枯两种,病理性青枯根据病原分小球菌核病青枯和细菌性基腐青枯,生理性青枯与气温突变、水稻抗逆能力差、水稻品种等因素有关。
1、水稻青枯病几种类型及症状
(1)生理性青枯:主要发生在晚稻灌浆期,病株叶片萎蔫内卷,呈典型的失水症状,叶片与谷壳青灰色,似割倒摊晒1天的青稻,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病斑,易倒伏。该病发病迅速,发病前病、健株并无异样,往往在1~2天内大面积成片发生。
(2)小球菌核病青枯:田间常成丛发生,也有一穴中几株发病。稻株基部组织软腐,有黑褐色病斑。易识别特征:剥开基部叶鞘和茎秆,可见有许多比苋菜籽还小的黑色菌核。
(3)细菌性基腐青枯:田间零星发生,1穴中1~3株发病,病株基部呈鼠灰色腐烂。特征:剥开基部茎秆,充满臭水,无菌核。
2、青枯病的发生原因
水稻生理性青枯主要是稻田长时间淹水,水稻根系活力差,吸水能力下降,遇天晴和干热风影响,叶片蒸腾量加大,水分供求失调,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前期长期深水灌溉,未适时适度搁田的田块,根系较浅的田块青枯发生重、土层浅、偏重氮肥、缺少有机肥和钾肥或施氮过迟的田块也易发生青枯。同时因种传病害和水稻后期断水过早引发的小球菌核病、基腐病等也会引起早衰,加重青枯病的发生。
3、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青枯一旦发生、表现出症状即无法挽回。对未发病的田块应加强田间水浆管理,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延缓早衰,提高产量,改善米质。
(1)加强水浆管理,做好前期搁田,促进根系发育,后期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一般以保持田面湿润至水稻黄熟期为宜。
(2)合理肥料运筹,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前期增施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追肥,以维持根系活力,增强稻株抗逆力。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水稻青枯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枯病一旦发生、表现出症状即无法挽回。对未发病的田块应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一是加强水浆管理,做好前期搁田,促进根系发育,后期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在收割前7—10天上一次跑马水,才可断水。二是合理肥料运筹,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前期增施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喷施腐殖酸类、氨基酸类等叶面肥料,以维持根系活力,增强稻株抗逆力。
(1)选用抗旱力强的品种,一般灿稻比粳稻耐旱,早熟,大穗少蘖型品种较耐旱。
(2)稻田后期管理要浅水与露田结合,不可断水过早,特别是沙质土和漏水田。避免长期深灌,适时适度搁田,促进根系生长。
(3)合理施肥,基肥要施足,追肥要早施,避免施氮过多、过迟,防止贪青或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