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生和防治技术

2015-10-10 09:42 3456.TV商机咨询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植株很严重的一种病虫害,它在小麦的各个生育阶段都有发生,那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小麦赤霉病发生和防治技术

小麦各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常见。

穗腐:通常在乳熟期于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病小穗或病穗呈枯黄色,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黏胶状霉层。若穗轴或穗茎受侵染可造成白穗。在病害发生后期,若遇潮湿天气,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病种子变秕,具粉红色霉层。

苗枯:由带菌种子引起。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渍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苗残粒上有粉红色菌丝体。

茎基腐: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期变软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小麦赤霉病发生和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

在我国北方以玉米—小麦或棉花—小麦为主的轮作区,主要初侵染源为遗弃在田间的玉米根茬、残秆、棉铃和堆放在田边地头的玉米秆或棉花秆等。种子内部潜伏的菌丝体存活率很高,主要引起苗枯和茎腐,但对穗腐无影响。

造成穗腐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病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壳中的子囊孢子落在穗子上侵染所致,重复侵染主要是分生孢子。带菌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壳,一般年份到小麦扬花前均可成熟。因此,除品种本身抗病性外,小麦扬花期遇雨发病就重,反之则轻。同一品种,低洼湿度大的田块较湿度小的田块发病重。

小麦赤霉病发生和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做好麦田开沟排水系统,降低田间湿度;田间地头的玉米秸秆等病残体。

化学防治。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用80%多菌灵微粉剂50克或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10千克进行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下雨,次用药后7天再用药一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防治方法,希望小编的文章对于大家及时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一是选用抗耐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良种可使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整齐一致,从而缩短感病时间;提早播种,尽可能避开4月下旬至5月中旬多雨或雾露的高温高湿天气。二是深耕压埋秸秆等病残体,种子用药剂处理,以减少病菌侵染来源。三是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氮肥后移,避免偏施,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加强健身栽培,以提高小麦的抗耐病能力。四是防止大水漫灌,及时开沟排水降渍,收获后深耕灭茬,以减少菌源。

②调查监测,加强预警。在小麦生产的全过程,加大小麦赤霉病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力度,不间断地调查发病情况,增加调查次数,扩大调查范围,准确掌握小麦生育状况、赤霉病的发生动态及天气状况,并做好防控的物资准备。

③以化学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是现阶段防控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适期防治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选择对路农药和提高施药技术是防治成功的。科学进行防控以确保防治经济有效,合理交替轮换使用农药可防止抗药性的发生。多菌灵、戊唑·福美双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参考用量为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9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亩对水喷雾。同时,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混合喷施,确保防治效果。如果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建议使用三唑酮、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与多菌灵混配或轮换使用。

④注意事项。防控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防治时期的把握,一般当小麦扬花株率达到5%~10%时,应及时施药防控。次防控后若遇阴雨、雾露日时间长的天气,且白天气温高、种植了易感病品种、扬花时间长,病害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应抓住阴雨的空隙抢时或提前防控,也可于雨后及时防治,视发病情况间隔5~7天防1次,连续用药2~3次,以确保防控效果。

1. 发病症状 赤霉病主要为害小麦穗部,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侵染为害,尤其是扬花期侵染重。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尤其是穗部受害重。一般在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病菌先侵染的部位主要是花药,其次是颖片的内侧壁。侵染初期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随即病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在小穗病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近而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即病原镰孢属真菌的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粉红色霉层。然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位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或白穗麦。

2. 发病特点 田内或小麦种子上存有大量的病原镰孢属真菌,种植多、乱、杂的不抗病品种,天气条件适宜病菌发生侵染,尤其是小麦扬花初期遇到降水、雾露日连续3天以上,是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①不同年份发病程度差异明显。小麦赤霉病发生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病性的强弱、菌源量和抽穗扬花期的天气条件三大主要因素。由于小麦、玉米常年连作和秸秆还田,造成赤霉病原菌大量积累和广泛分布,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降水多或雾露日天数多,白天气温又高,同时种植了大量抗性弱的小麦品种,就会导致赤霉病发生流行。具有发生量大、面积广、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特点。

②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明显。小麦赤霉病是气候性病害,品种、地块和长势不同发病有很大差异,品种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期整齐集中、花期短的品种较抗病;反之,则易感病。如果小麦品种不抗病,田间群体过大、郁闭,通风透光性差,田间小气候适宜,也有利于赤霉病菌侵染为害。种植小麦品种多、乱、杂,播种进度不一致,会导致小麦生育期也不一致,抽穗扬花的持续时间延长,增加了降雨、高温高湿天气相遇的概率,有利于赤霉病菌的侵染和流行。

③施肥量不同发病程度存在差异。调查发现,施肥水平高,尤其是氮肥用量大或正常施肥的田块,在小麦赤霉病流行年份,其发病程度重于施肥少或不施肥的地块。施肥量大,特别是施用拔节孕穗肥后,生长后期植株体内将维持较高的含氮量水平,碳氮比下降,抗病性随之下降,会导致小麦抽穗扬花期延迟,(www.nczfj.com)容易与生长后期的降雨、高温高湿天气相遇,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原菌的侵染扩展,因此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④防治时间不同防效差异明显。调查结果表明,防治时期不同,赤霉病为害程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初花期用药明显好于扬花盛期及其以后的用药效果。错过防治适期且用水量少等,也是导致防效差的原因之一。

3. 防控技术 防治上应主动出击,以预防为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抓住防治适期,实施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全面预防,重点年份重点防控。

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一是选用抗耐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良种可使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整齐一致,从而缩短感病时间;提早播种,尽可能避开4月下旬至5月中旬多雨或雾露的高温高湿天气。二是深耕压埋秸秆等病残体,种子用药剂处理,以减少病菌侵染来源。三是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氮肥后移,避免偏施,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加强健身栽培,以提高小麦的抗耐病能力。四是防止大水漫灌,及时开沟排水降渍,收获后深耕灭茬,以减少菌源。

②调查监测,加强预警。在小麦生产的全过程,加大小麦赤霉病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力度,不间断地调查发病情况,增加调查次数,扩大调查范围,准确掌握小麦生育状况、赤霉病的发生动态及天气状况,并做好防控的物资准备。

③以化学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是现阶段防控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适期防治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选择对路农药和提高施药技术是防治成功的。科学进行防控以确保防治经济有效,合理交替轮换使用农药可防止抗药性的发生。多菌灵、戊唑·福美双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参考用量为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9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亩对水喷雾。同时,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混合喷施,确保防治效果。如果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建议使用三唑酮、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与多菌灵混配或轮换使用。

④注意事项。防控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防治时期的把握,一般当小麦扬花株率达到5%~10%时,应及时施药防控。次防控后若遇阴雨、雾露日时间长的天气,且白天气温高、种植了易感病品种、扬花时间长,病害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应抓住阴雨的空隙抢时或提前防控,也可于雨后及时防治,视发病情况间隔5~7天防1次,连续用药2~3次,以确保防控效果。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性大,以小麦扬花到灌浆期侵染为害为主,尤其是扬花期侵染为害重,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菌量、作物生育期和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品种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的品种较抗病,反之则易感病。其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的天气情况,凡是抽穗期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就可能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适期防治: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5%)喷次药,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一周后补喷一次。

2、选用药剂:每亩可用12.5%烯唑醇25-30克或25%戊唑醇15-20克或用50%多菌灵胶悬剂100-150毫升。

3、用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和上部叶片均匀喷雾。使用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30公斤,使用机动喷雾器每亩对水15公斤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

4、病虫兼治: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等病害时,每亩加入25%吡虫啉15克和功夫菊酯100毫升,可兼治小麦蚜虫和吸浆虫。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