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2015-10-19 09:22 3456.TV商机咨询

小麦灰霉病是危害小麦茎叶的一种病害,他对于小麦的影响时间长、危害大,那小麦灰霉病应该怎么防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小麦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灰霉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叶片染病初在基部叶片上现不规则水浸斑,拔节后叶尖先变黄,且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病部现水渍状斑,褪绿变黄,后形成褐色小斑,变为黑褐色枯死,其上产生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春季长期低温多雨条件下,穗部发病,颖壳变褐,生长后期病部可长出灰色霉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麦灰霉病的传播途径,小麦灰霉病防治方法。

小麦灰霉病的传播途径:

小麦灰霉菌属弱寄生菌,在田间靠气流传播,遇有潮湿环境或连续阴雨,病情扩展迅速,植株上下部叶片不同部位均可同时发病,形成发病中心。尤其是穗期多雨穗部易感病。感病品种叶鞘和茎秆上均可见到一层灰白霉。生产上积温低、日照少,3月份气温低且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阿勃波、川麦20等发病重。

小麦灰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灰霉病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力。

小麦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灰霉病是发生在小麦穗部的重要病害,该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分生孢子梗由菌丝体或菌核生出,丛生,有分隔,灰色后变褐色,上部浅褐色,顶端树枝状分枝,大小220~480×10~20(um);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生于枝顶端,单胞无色至灰色,大小10~17.5×7.5~12(um),呈葡萄穗状聚生于分生孢子梗分枝的末端。此外,还可形成无色球形的小分生孢子,长3um。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小麦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小麦灰霉病对于小麦危害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灰霉病的防治工作。

病菌侵染果实较多,一般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果实失水僵化。灰霉病为害茎、叶,成株期病斑初见于叶片,由叶尖或叶缘向里呈“V”字型发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并产生深浅相同的轮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致病部以上茎叶枯死。

发病原因及规律:

番茄灰霉病病原: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菌。

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          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 ℃ ~ 31 ℃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 ℃ ~ 23 ℃,  32℃,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 ℃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早春茬温室番茄,一般在番茄叶片上表现为明显三个阶段,即:始发期、盛发期和末发期。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是叶部灰霉病的始发期,病情较平稳;4月上旬至4月下旬是叶部灰霉病的上升期,病害扩展迅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但年度间有差异。

持续低温、高湿、苗期带病、叶面肥过量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蘸花等是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番茄灰霉病的病果发生期多出现在定植后20—25天,3月底穗果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初进入盛发期,以后随温度升高,放风量加大,病情扩展缓慢;第二穗果多在4月上旬末开始发病,4月底至5月初进入发病高峰;第三穗果在第二穗果发病后15天开始发病,病果增至5月初期开始下降。

传播途径

小麦灰霉菌属弱寄生菌,在田间靠气流传播,遇有潮湿环境或连续阴雨,病情扩展迅速,植株上下部叶片不同部位均可同时发病,形成发病中心。尤其是穗期多雨穗部易感病。感病品种叶鞘和茎秆上均可见到一层灰白霉。生产上积温低、日照少,3月份气温低且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阿勃波、川麦20等发病重。[2]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灰霉病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力。

(1)选用抗灰霉病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力。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