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溉技术

2015-12-17 17:48 3456.TV商机咨询

以前觉得水稻田无论什么时候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想想这种想法是错的。水稻灌溉有很大学问,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浇,浇多少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不能盲目的去给水稻浇水。下面我就从水稻生长的五个时期来为大家一一介绍水稻灌溉技术。

水稻灌溉技术

水稻灌溉技术

-、浅水促返青。返青期约7天左右,保持浅水层l.5一3公分。干旱缺水时要保持湿润。要注意烈日高温下不能断水,否则蒸发蒸腾量大,易造成叶片缺水枯死。

二、分蘖前期汪泥塌水,保持田间含水量在8O%一lOO%,这段时期约在插秧后2O天左右,迟不超过l个月,当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时即能形成-个较好的群体结构。分蘖后期,为控制氮素吸收,防止无效分蘖过多,要重控水分吸收,要特别注意遇阴雨天适时排水晒田,使表土层呈干旱状态,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O%左右。

水稻灌溉技术

三、水稻幼穗分化至减数分蘖期是水稻-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时稻田不能缺水,否则易造成颖花大量退化,穗子变小,结实率下降,品质与产量降低。

四、水稻抽穗开花期光合作用强,新陈代谢旺盛,也是水稻-生中需水较多的时期,这-时期约l5天,灌水采取灌-次饱和水,露田3一5天,当土壤含水量降至7O%时,再灌饱和水与露田,要注意排除多余积水。

水稻灌溉技术

五、灌浆结实期的灌水方法是灌跑马水,保持田面干、土壤湿,3一5天灌-次,注意断水不可太早。这样的灌溉有利与通气、养根、保叶、促灌浆,提高粒重和产量。

水稻灌溉技术就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科学的水稻灌溉技术,实现作物的丰产丰收。

一、水稻的需水特点

水稻是喜水并对缺水敏感的作物,水是其正常生理活动和有机体形成的基础。水稻植株含水量在70%以上,叶片含水量为85%~96%,根系含水量为90%~95%,成熟种子含水量为13%~16%.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的需要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生育期由于品种、栽培季节、栽植密度、施肥、土壤或成熟期等不同也有很大差异。研究表明,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比例为:移栽返青期双季早稻4%~8.2%,双季晚稻3.6%~11.4%;分蘖前期双季早稻6.4%~23.6%,双季晚稻7%~26.9%;分蘖后期双季早稻7.4%~23.8%,双季晚稻8.7%~25.5%;拔节孕穗期双季早稻15.3%~32.9%,双季晚稻14.1%~31%;抽穗开花期双季早稻10.2%~17.7%,双季晚稻7.2%~20.4%;乳熟期双季早稻7.7%~15.9%,双季晚稻7.4%~18.9%;黄熟期双季早稻7%~31.3%,双季晚稻3.1%~20%.

分蘖期保持浅水层(水层超过7厘米将抑制分蘖)或土壤湿润有利于分蘖并提高有效分蘖率,土壤持水量低于70%就会影响水稻分蘖。

稻穗分化和抽穗期需水多,特别是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尤为敏感。稻田土壤持水量低于50%时,稻穗分化等正常生理活动将受明显影响。此期应保持中水层,以利稻穗分化、抽穗和吸收肥水。

抽穗扬花期对水很敏感。如缺水,一是抽穗会受影响;二是花粉和雌蕊柱头枯萎,不能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空粒。此期田间以保持5厘米水层为宜。

灌浆结实期保持田间土壤干干湿湿即可,这样有利于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养根、以根健叶。

二、综合节水灌溉措施

1.稻田防渗漏处理

倒塌的田埂应即时修复并夯实。田埂上有裂缝、鼠洞和渗漏处时,应及时用泥封堵并用脚踩实。田埂漏水严重又难以完全修复的,可在稻田一侧田埂压铺塑料薄膜,能解决漏水问题。砂性重、保水差的稻田,在翻耕整田时掺入耕作层总土量10%~15%的黏性重的土壤,可明显提高保水性能。

2.水稻栽插后至分蘖期节水灌溉方法

浅水插秧有利于浅插、插直、插稳稻株,提高栽插质量。秧苗栽插后要保持稻田深不没叶耳的浅水层,以利于秧苗成活早返青。旱育秧秧苗根系完整、活力强、损伤少,栽(抛)后几乎没有缓苗期,不需深水护苗,田间保持浅水层即可。干旱少雨和水源缺乏的稻田,插秧时要灌深水,用水护苗,以防因灌水困难而致田间干旱缺水。春季插秧时如遇连续多阴雨天气,要灌深水护苗,反之薄水增温。水稻分蘖期应浅水灌溉,灌1次水保持5~6天,让其自然落干,待田面无明水时保持土壤湿润几天再灌1次薄水,如此重复几次,可促进分蘖并提高有效分蘖率。高肥力、深泥和土壤黏重的稻田,分蘖期不要采用浅水灌溉,而应采用湿润灌溉,可提高土壤温度和田间的通透性。

稻田有效分蘖达到预期时,要适度晒田。晒田以轻度为宜,可控制无效分蘖,使土壤适度脱水干裂,提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加快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分解,增强根系活力,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成穗率。晒好田的方法是在稻田开好围沟和十字沟,可实现稻田通畅灌排水,平衡晒田度和利于防病灭虫等工作。围沟、十字沟的开建方法是:围沟在距田埂1米左右的地方移开稻株,沟深13~15厘米、宽15~17厘米;十字沟据情在田中央纵横连通开挖并与围沟相连。当总苗数达到预期有效穗数80%~85%时应排水晒田,晒至土壤持水量为80%时,要灌第二次水,至倒4叶末期再晒田。稻田有效苗数提前达到预期的,晒田也应提前,反之则适当推迟。水稻倒3叶末期应终止晒田,进入倒2叶期田间必须灌浅水。晒田要适度,不能过头,以晒至田间土壤出现3~5毫米裂缝再复水为适。基、蘖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80%时,晒田要提早到总苗数达预期穗数65%~70%时进行;基、蘖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40%~50%时,晒田要推迟至总苗数达预期穗数的85%~90%时进行。

3.抽穗期节水灌溉方法

此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较多的时期,是根系生长、3片功能叶生长、肥水吸收和长穗的高峰期,也是决定每穗颖花数的关键期。本期田间要在上次灌水自然落干后2~3天再进行间歇性灌溉。稻株露出剑叶后应保持浅水层,直至抽穗前2~3天再排水轻晒田,可促稻穗抽生整齐并提高结实率。

4.抽穗后至成熟期节水灌溉方法

此期以保持浅水层为佳。水稻抽穗后20~25天即进入黄熟期,此期宜采用湿润和间歇灌溉,直到收割前6~7天再断水。保水力差的稻田不能进行湿润灌溉,要始终保持浅水层,直至收割前3~4天再断水,否则极易因缺水而减产。

5.时效性节水抗旱方法

机械化、自动化大型温室育秧,可高效精准供、用水(可用少的水量快速培育大量优质、健壮秧苗),有条件的应推广使用。保水剂是高分子树脂性强吸水聚合物,可反复吸、释水,其吸水量可达自身重量的几十至几百倍,已广泛应用于水稻旱育秧等。将精选稻种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沥去多余水分,直至不滴水为止,然后按330~350克旱育秧保水剂均匀拌1千克稻种的量拌种,稍晾干后即可播种,保水抗旱效果显著。缺水较严重的地方,可推广水稻覆膜保水抗旱栽培。稻田整平后,据情在田面划成畦块,畦块之间开宽15~18厘米、深10~15厘米的相通畦沟,畦面覆盖厚0.005毫米微膜,将水稻破膜栽植于畦面,平时仅畦沟中保持水层即可,能节水50%~60%.严重干旱缺水时,如水稻植株上部出现叶片枯死,可割叶覆盖稻蔸,只要稻蔸不旱死,旱情过后遇水追1次肥就可促使腋芽形成新植株,成为再生稻并获较高产量。稻田平时要重视施用猪牛粪等腐熟有机肥,可明显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水、保肥、防渗漏能力。缺水干旱时,对稻株喷洒1~2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1、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井灌区400立方米/亩,自流灌区500立方米/亩。做到早春截留桃花水、充分利用天降水、科学利用循环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井水综合增温

6月份水稻分蘖期井水入田水温15℃以上,7月份水稻长穗期入田水温17℃以上,减数分裂期入田水温18℃以上,8月份水稻结实期入田水温20℃以上。

①延长水路、清楚杂草

延长输水渠道的长度,多接受太阳辐射,可提高水温。如当气温30℃时,每延长100米水温可提高1~1.5℃。但是渠道越长,蒸发、渗漏损失越大。如果井灌面积75~150亩,可设渠道长500~600米。同时,要渠道两侧的杂草,以免遮光,影响太阳对渠道的辐射,从而降低增温效果。

②改进渠道结构

在井水灌溉的条件下,为了在输水过程中利用太阳辐射能增温,加大受热面积,延长接受辐射时间,进而可以提高增温效果。井水灌溉的输水渠道要采用宽浅式渠道,并将渠道坡降改缓,降低流速,增加水在渠道中的流动时间,提高灌溉水温度。

③晒水池增温

晒水池一昼夜可使井水水温由5℃升至14℃,升温9℃,晒水池面积为本田面积的2~3%,利用散水槽、长渠道、隔墙式晒水池、叠水板、渠道复膜、回水灌溉等综合增温措施,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采用地上池,池内水深0.6米,太深了增温效果不好,太浅了蓄水量又太少。当气温为18℃,井水温度为5℃时,晒水池表层15cm水温可达13℃,50cm平均水温9℃。

一、水稻的需水特性

水稻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适应于水层生长的特性,水稻对水层的要求,表现在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

(一)生理需水

水稻植株75~85%由水分组成,细胞中70~80%是水分,其细胞原生质胶体浓度低,渗透压也低,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维持正常膨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生理需水是指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稻体水分平衡所需的水分。

1.水分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关系。在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点的土壤含水量之间,光合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高而增加,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叶片水分亏缺程度增大而降低。因此,土壤水分不足,水稻光合作用降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所测定,水稻在晒田初期,当表层水分还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时,光合作用强度未见减弱;当土壤水分下降到80%以下时,光合作用强度较对照降低26.7%。这种削弱的光合强度在复水后维持一定时间(复水后3天)才恢复到一定水平,并超过对照植株。可见土壤水分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时期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全生育期都要水层条件。

2.水分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以蒸气状态通过气孔向外扩散的过程。它是植物体内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也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原动力。蒸腾还能促进水分和养分在水稻体内循环,并降低体温,以减免高温伤害。

蒸腾作用是水稻生理必需的耗水过程。水稻的蒸腾系数约为395~635。土壤水分供应不足,蒸腾强度降低。在各种供氮水平下,除分蘖期水层灌溉低于湿润灌溉的蒸腾强度外,其他各生育时期都是水层灌溉比湿润灌溉的蒸腾强度大,但以低氮水平下的差异更为显著,而在高氮水平下则差异较小。水分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与光合作用的影响相似。即水稻蒸腾作用既对水分有严格要求,但也并非全生育期都需水层,较为敏感的是孕穗期和开花期。

3.水分与呼吸作用;土壤水分不足会使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强,排水晒田使根系呼吸作用增强的原因与土壤氧气供应状况改善有关。同时由于在不淹水的土壤条件下,促进水稻形成了大量的支根和根毛,需要供应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了呼吸作用。但晒田时间过长,土壤水分不足时,根系活力又因干旱下降,因此要根据促控的需要,正确掌握晒田的时间和程度。

(二)生态需水

种稻一般实行水层灌溉,不仅是为了水稻生理需水,同时创造适合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1.调节土壤供肥能力:在水层下,土壤处于还原状态,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氮素呈铵态氮存在,有利于土壤保存和稻根吸收。促进磷、钾、铁、锰、硅等难溶性无机养分的释放。因此,水层有利于保肥、供肥。水层又能使土壤“软”“活”,有利于根系生长。

2.调节田间小气候:水层对稻田的湿度和温度有稳定和调节作用,可以缓解气候条件剧烈变化对水稻的影响。如低温时灌水保温防寒,高温时灌水可以降温,遇冷风和或干热风时灌水可以调节田间温度、湿度等。

3.调节水稻生长发育:水层直接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是栽培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水层深浅及有无,可以促进或控制水稻生长发育,如分蘖期浅水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终止期晒田或深水控制无效分蘖,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等。

4.抑制稻田杂草:稻田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都与土壤水分有关,无水层的湿润土壤,许多杂草容易发芽繁殖,而在淹水土壤中,因缺乏氧气,杂草则难以发芽,因此通过水层控制甚至淹死杂草。此外,施用化学除草剂时,通过相应的水层管理提高除草效果。

5.改良盐碱土:含盐量较高的稻田土壤,通过灌水洗盐或渗漏、排水,可将盐分排出。同时,适当的淹灌水层,还可以稀释土壤盐分浓度和逐渐建立并加深地下水的淡化层。

二、稻田灌溉技术

水稻一生中,返青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对水分的反应较敏感,而幼苗期、分蘖期和结实期对水分反应较迟钝。因此,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水分管理,首先应重点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其次根据水稻生育状况和气候变化特点,进行合理灌溉。

(一)插秧前的水层管理

稻秧前的水层管理,包括泡垡和耙地。一般5月初开始泡垡,时间为1周左右,时间不宜拖后,泡垡时间过晚,杂草没有萌发机会,达不到耙地封闭除草的目的。泡垡时水层以2/3的垡片浸没在水中,1/3的垡片可见上部为适宜。泡垡要稳水灌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杂草早发,水分不足时要补水。

耙地和施基肥一般应同时进行。整地首先按泡垡的要求,一般水层在垡片的1/3处,封住池水口子施入化肥,再进行耙地。进一步整平田面提高插秧质量,为水层管理创造良好条件,插秧前进行耢地,同一池子内地面高差寸水不露泥。

(二)插秧至返青期的水层管理

稻田水层的深浅与插秧质量、插秧后的返青快慢有密切关系。寒地水稻旱育稀插秧时要做到花达水,插后要灌3~4厘米水层。插秧时地面无水或水层过深,都不利于提高插秧质量。返青期的水层,在正常年份内3~4厘米深,低温冷年为5厘米深,如在返青期遇上寒潮,水层可加深到6~7厘米,提高温度,以水护苗。低温过后要立即放水,正常管理。

(三)分蘖期的水层管理

在分蘖期稻田灌溉水层,直接影响水稻生育。在寒地稻区,水层的温度对分蘖发育的影响大于气温,水稻分蘖早生快发,除秧苗素质外,主要取决于水温。因此,促使水稻分蘖早生快发,根系发达,稻株健壮,以浅水灌溉有利。因为浅灌可以提高水温的地温,增加土壤氧气和有效养分,并使稻株基部光照充足,能为水稻分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水层浅时分蘖早、分蘖节位低,不但能增加分蘖的数量,而且提高分蘖的质量。返青后到有效分蘖终止期间,一般灌3~4厘米水为宜,以提高水温。据调查,6月25日稻田死水水温比活水高1.2℃。低温连续出现,日平均水温低于17℃时,应加深水层保护稻苗。

分蘖后期,为了抑制无效分蘖,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深灌10~12厘米水层,降低水温和地温,削弱稻株基部光照强度,以抑制后期无效分蘖。但应注意深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7天左右为宜,否则会根系发育不良,稻株生长软弱,引起后期倒伏,也可发生病害。二是排水晒田,使层土壤水分减少,控制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抑制后期分蘖的发生,此种措施具有较多的优点,特别是在多肥高产栽培的低湿田,其增产效果较大。

(四)拔节孕穗期水层管理

水稻幼穗发育期,光合作用强,代谢作用旺盛,外界气温一般较高,水稻蒸腾量较大。此时期生产1克干物质需要395~635克水,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多的时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为敏感,为满足水稻生育中期的需水需要,把水层灌为6~7厘米比较适宜,并要求活水灌溉。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出现低温时(平均气温低于18℃,气温为13℃),应将水层加深到15~20厘米。这时大部分颖花处于地上8~14厘米高度,使幼穗淹没在水层之中,可免遭低温冷害,低温过后立即正常灌水。在抽穗前3~5天,可以进行间歇性灌水,因为较长时间的深水灌溉,土壤中氧气不足,毒气增多,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采取这一措施能够向土壤输通氧气,排除积存过多的有毒气体。

(五)抽穗开花期到成熟期水层管理

抽穗开花期也是水稻水分反应敏感时期,如水分不足,会造成抽穗不全,受精不好,秕粒增加。因此,抽穗后土壤保持饱和水状态。为了维持叶片的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时期,促进稻株光合作用,并使茎、叶中贮存的有机养料顺利地转运到子粒中去,增加粒重,减少秕粒,必须供给水分。但淹水会使土壤氧气供应不足,降低根系活力,导致叶片早衰。因此,抽穗后20~25天采取间断灌水方法,使土壤保持饱和水状态。此后根据成熟情况停灌落水时间,一般蜡熟后期停灌(大致抽穗后30~35天),黄熟初期排干。漏水较高的稻田适当延长灌水时间,要防止土壤过早缺水,以免由于叶鞘含水量的降低从而引起倒伏或由于绿叶面积的过早减少,而增加垩白米,降低稻米质量。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