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2016-12-02 09:49 3456.TV商机咨询

番茄棉铃虫是一种危害番茄花、果、茎的害虫,对于番茄的危害特别大,并且番茄棉铃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所以为了避免棉铃虫的出现给番茄造成的影响,大家一定要了解番茄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这样才能更及时的防治,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番茄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番茄棉铃虫为害特点

棉铃虫是茄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为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番茄棉铃虫生活习性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内蒙古、新疆一年发生3代,长江以北4代,华南和长江以南5~6代,云南7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代卵早在5月中旬出现,多产于番茄、豌豆等作物上,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代幼虫为害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代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二代产卵盛期,7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

番茄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8月上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部分第三代幼虫老熟后化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产第四代卵,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后2~3天开始产卵,卵散产于番茄的嫩梢、嫩叶、茎上,每头雌虫产卵100~200粒,产卵期7~13天。

卵发育历期因温度不同而不同,15℃时,6~14天;20℃时5~9天;25℃时4天;30℃时2天。初孵幼虫仅能将嫩叶尖及小蕾啃食成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蛀害蕾、花、果,一头幼虫可为害3~5个果。幼虫具假死和自残性。幼虫有6龄,发育历期20℃时25天,25℃时22天,30℃时17天。老熟幼虫入土3~9厘米深筑土室化蛹,蛹发育历期20℃时28天,25℃时18天,28℃时13.6天,30℃时9.6天。

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初夏气温稳定在20℃和5厘米地温稳定在23℃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产卵适温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为适宜。在北方以湿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更显著,当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为害较重;当降雨量在2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则为害严重。但雨水过多,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并会提高蛹的死亡率。此外,暴雨可冲刷棉铃虫卵,亦有抑制作用。成虫需取食蜜源植物作为补充营养,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等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气温适宜,因此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严重的世代。

番茄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番茄棉铃虫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根据虫情测报,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摘除虫卵烧毁。3龄后幼虫蛀入果内,喷药无效,此时可用泥封堵蛀孔。

②生物防治成虫产卵高峰后3~4天,喷洒Bt乳剂、HD-l苏芸金杆菌或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病而死亡,连续喷2次,防效。

③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杨柳枝诱杀成虫。

④药剂防治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即应开始用药,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应继续用药。一般在番茄穗果长到鸡蛋大时开始用药,每周1次,连续防治3~4次。可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3000倍液(不仅杀幼虫并且具有杀卵的效果),或5%定虫隆(抑太保、IK17899、克福隆、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或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5%伏虫隆(农梦特、MK139、得福隆、四氟脲、氟苯脲)乳油4000倍液,5%氟铃脲(盖虫散、六伏隆、XPD-473)乳油2000倍液,或20%除虫脲(灭幼脲1号、二福隆、伏虫脲、敌灭灵)胶悬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乳油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氟虫腈(锐劲特、威灭)悬乳剂2000倍液,或50%丁醚脲(宝路、pegasus、杀螨隆、汰芬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抑食肼(虫死净、RH-5849)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醚菊酯(多来宝)悬乳剂700倍液,10%溴氟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0%溴灭菊酯(溴敌虫菊酯、溴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喷雾。用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也有较好防效。不常使用敌百虫的地区,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番茄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番茄棉铃虫的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大家了解了吗?为了避免此病害对于番茄生长造成的影响,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棉铃虫发生严重的地段,进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以压低代发生量。

(2)黑光灯诱杀成虫。

(3)加强测报,掌握各代卵盛孵期,选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即除虫菊精)2000倍液等进行重点防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使用农药《间隔期》。

(4)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Tjeder)、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sWestwood)、小花蝽(Oriusspp.)等自然天敌,控制其为害。如用赤眼蜂防治,一般在棉铃虫产卵始、盛期连续放蜂2~3次,每次每亩放1.5~2万头。亦可用每克含活孢子160亿的B.t.乳剂250~300倍液,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喷雾施用。

为害特点棉铃虫是茄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为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灰褐色。前翅中有一环纹褐边,中央一褐点,其外侧有一肾纹褐边,中央一深褐色肾形斑;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卵直径约0.5毫米,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络。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至淡红至红褐乃至黑紫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体表布满小刺,其底座较大。蛹长17~21毫米,黄褐色。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2根。

生活习性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内蒙古、新疆一年发生3代,长江以北4代,华南和长江以南5~6代,云南7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代卵早在5月中旬出现,多产于番茄、豌豆等作物上,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代幼虫为害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代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二代产卵盛期,7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8月上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部分第三代幼虫老熟后化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产第四代卵,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后2~3天开始产卵,卵散产于番茄的嫩梢、嫩叶、茎上,每头雌虫产卵100~200粒,产卵期7~13天。卵发育历期因温度不同而不同,15℃时,6~14天;20℃时5~9天;25℃时4天;30℃时2天。初孵幼虫仅能将嫩叶尖及小蕾啃食成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蛀害蕾、花、果,一头幼虫可为害3~5个果。幼虫具假死和自残性。幼虫有6龄,发育历期20℃时25天,25℃时22天,30℃时17天。老熟幼虫入土3~9厘米深筑土室化蛹,蛹发育历期20℃时28天,25℃时18天,28℃时13.6天,30℃时9.6天。

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初夏气温稳定在20℃和5厘米地温稳定在23℃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产卵适温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为适宜。在北方以湿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更显着,当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为害较重;当降雨量在2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则为害严重。但雨水过多,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并会提高蛹的死亡率。此外,暴雨可冲刷棉铃虫卵,亦有抑制作用。成虫需取食蜜源植物作为补充营养,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等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气温适宜,因此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严重的世代。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根据虫情测报,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摘除虫卵烧毁。3龄后幼虫蛀入果内,喷药无效,此时可用泥封堵蛀孔。

②生物防治成虫产卵高峰后3~4天,喷洒Bt乳剂、HD-l苏芸金杆菌或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病而死亡,连续喷2次,防效。

③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杨柳枝诱杀成虫。

④药剂防治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即应开始用药,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应继续用药。一般在番茄穗果长到鸡蛋大时开始用药,每周1次,连续防治3~4次。可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3000倍液(不仅杀幼虫并且具有杀卵的效果),或5%定虫隆(抑太保、IK17899、克福隆、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或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5%伏虫隆(农梦特、MK139、得福隆、四氟脲、氟苯脲)乳油4000倍液,5%氟铃脲(盖虫散、六伏隆、XPD-473)乳油2000倍液,或20%除虫脲(灭幼脲1号、二福隆、伏虫脲、敌灭灵)胶悬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乳油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氟虫腈(锐劲特、威灭)悬乳剂2000倍液,或50%丁醚脲(宝路、pegasus、杀螨隆、汰芬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抑食肼(虫死净、RH-5849)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醚菊酯(多来宝)悬乳剂700倍液,10%溴氟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0%溴灭菊酯(溴敌虫菊酯、溴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喷雾。用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也有较好防效。不常使用敌百虫的地区,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形态特征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图2)体长15~20毫米,翅展31~40毫米,前翅赭褐或赭绿色,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波浪形,外横线外侧有深灰色宽带,肾形纹和环形纹暗褐色,中横线由肾形纹的下方斜伸到后缘,其末端到达环形纹的正下方。后翅灰白色,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在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卵呈馒头形,中部通常有26~29条直达卵底部的纵隆纹。卵初产时乳白色,将孵时有紫色斑。老熟幼虫体长40~50毫米,头黄褐色,背线明显,各腹节背面具毛突。幼虫体色变异很大,可分4种类型:(1)体色淡红,背线、亚背线褐色,气门线白色,毛突黑色。(2)体色黄白,背线、亚背线淡绿色,气门线白色,毛突黄白色。(3)体色淡绿,背线、亚背线不明显,气门线白色,毛突淡绿色。(4)体色深褐,背线、亚背线不太明显,气门线淡黄色,上方有一褐色纵带。蛹为被蛹,纺锤形。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棉铃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以蛹在寄主根际附近土中越冬。翌年春季陆续羽化并产卵。第1代多在番茄、豌豆等作物上为害。第2代以后在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白天栖息在叶背或荫蔽处,黄昏开始活动,吸取植物花蜜作补充营养,飞翔力强,有趋光性,产卵时有强烈的趋嫩性。卵散产在寄主嫩叶、果柄等处,每雌一般产卵900多粒,多可达5000余粒。初孵幼虫当天栖息在叶背不食不动,第2天转移到生长点,但为害还不明显,第3天变为2龄,开始蛀食花朵、嫩枝、嫩蕾、果实,可转株为害,每幼虫可钻蛀3~5个果实。4龄以后是暴食阶段。老熟幼虫入土5~15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

综合防治措施

(1)在棉铃虫发生严重的地段,进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以压低代发生量。

(2)黑光灯诱杀成虫。

(3)加强测报,掌握各代卵盛孵期,选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即除虫菊精)2000倍液等进行重点防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使用农药《间隔期》。

(4)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Tjeder)、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sWestwood)、小花蝽(Oriusspp.)等自然天敌,控制其为害。如用赤眼蜂防治,一般在棉铃虫产卵始、盛期连续放蜂2~3次,每次每亩放1.5~2万头。亦可用每克含活孢子160亿的B.t.乳剂250~300倍液,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喷雾施用。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