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主要的病害之一,下面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和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
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
水稻立枯病的危害症状1、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
2、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成片发生与死亡。
3、黄枯、青枯,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发展。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发生加重。
2、侵染循环,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菌属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Fu串珠镰孢菌及无孢目、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等,还有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菌属的腐霉菌等真菌。镰孢菌一般以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为害。丝核菌则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中和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幼苗间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3、秧苗素质,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能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生活。这类病菌致病性不强,它们一般不宜侵染健壮的幼苗,只有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弱、抗性降低后,各种弱寄生菌才得以乘虚而入并传播蔓延。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抗病抗逆力差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多多的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公众号:huobao3456tv。
水稻是我国大食粮作物,但是目前在全国各稻区生产中普遍存在秧苗品质差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病秧、弱秧。尤其是近年来旱育秧立枯病成为旱育稀植技巧的障碍,正常条件发病率15%左右,因为气候、管理等方面的起因,毁灭性发病也履见不鲜。
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一、发病症状:立枯病属于真菌性土传病害,病菌是由水稻幼芽或根部侵入,秧苗心叶叶尖上没有水珠或变黄,播种后17—21天,叶片逐渐卷缩成针状,叶片由绿转黄转褐,在种子根际周围产生红褐色菌丝,接近地表处腐烂,拔苗时从近地表处拔断,温度适宜应迅速蔓延。
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温差过于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密度过大等因素。
症状表现: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的味道。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长有赤色霉状物。
一般怎样的天气条件,易发立枯病?秧苗在2~3叶时,抗寒能力差的时候,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着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易发生立枯病。水稻立枯病的防治用什么药剂效果比较好?
立枯病立枯病除了用恶霉灵或精甲腈等防治外,还应该加强棚温管理以及芸苔素+腐殖酸叶面肥等辅助。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的区别在哪里?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