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枣树种植面积的扩大,枣树虫害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农户们在种植枣树期间,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虫害的发生。本文总结了两种枣树害虫的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红枣的品质和产量。
枣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当地的枣农俗称水牛角。
分布和危害枣树星天牛在陕北大部分枣园均有分布,危害范围较广,不仅为害枣树枝干,还可为害苹果、梨等经济林和杨树、柳树等用材林。星天牛为害枣树时,主要以幼虫蛀食主干主枝的茎部,先从茎部皮层向下蛀食,到根颈部分后又返回向上蛀食,破坏树干的皮层,为害严重时还蛀食枣树根部,影响营养水分的正常输送,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幼树甚至整株死亡。成虫为害枣树嫩叶和新生树皮,造成叶片光合作用减弱,枣吊变短,叶片发黄,为害严重时还会发生落花落果。
枣树星天牛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光亮,体长25-35毫米,宽8-13毫米,头和体腹面有银灰色细毛,触角鞭状,翅面上有呈星状排列的白色斑点。
卵:长椭圆形,长5毫米左右,乳白色,有光泽。
幼虫:体黄白色,头棕色,腹部较大,腹部密生细刺突。
蛹:长30毫米,乳白色。
枣树星天牛生活习性
北黄河沿岸枣区一般每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茎部和树根虫道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10天后爬出羽化口,为害枣树的主枝,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在晚上交尾产卵,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30天左右,孵化期10-15天,成虫寿命30-60天。初孵幼虫横向为害枝干韧皮部,2龄后为害枝干木质部。老熟幼虫11-12月开始越冬,翌年春天化蛹,蛹期30天左右, 幼虫期10个月左右。
枣树星天牛防治方法
捕捉成虫:6月利用成虫中午休息的习性,人工捕捉成虫,然后集中消灭。
人工剜卵粒和钩幼虫:一是6-7月间发现树干基部有产卵裂口和流出泡沫状胶质时,即用小刀刮除树皮下的卵粒和幼虫,然后在伤口处涂抹1 ∶1 ∶20 的波尔多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 ,防止病菌侵染。二是用带钩的粗铁丝伸入虫道,捅死或钩出幼虫。
药剂防治:一是幼虫为害高峰期,用熟红薯加1%杀灭菊醋及少量面粉混成面泥,堵塞树体上的害虫排气口,幼虫啃食面泥时中毒死亡。二是6 ~7 月幼虫盛孵期,在树干上喷洒25% 天牛灵250 倍液或25% 喹硫磷乳油500 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树干涂白:冬季及时清理枣园后,在树干距地面1m范围内涂白。涂白剂按石灰1份,细硫黄粉1份加水40份的比例配制,阻止成虫产卵,减少虫口密度。
两种枣树害虫的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2、枣树蚱蝉属同翅目,蝉科。 当地枣农俗称黑蝉、知了。 该虫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虫口密度较大,它不仅为害枣树,还可为害苹果、梨树。
蚱蝉
蚱蝉为害特点
蚱蝉是枣树枝干主要害虫之一。 成虫以刺吸枣树枝条汁液为主;雌虫将产卵器斜插新生的发育枝划口,将卵产在枝条木质部,使发育枝的导管和韧皮部受到机械损失,影响水分养分的正常输送,造成枝条严重失水,引起枯萎甚至死亡。尤其对苗圃和当年新栽植的幼树为害严重;若虫入土后,在地下吸食枣树根部汁液。
蚱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0毫米,展翅90毫米。身体黑色,有光泽,前后翅透明,翅脉黄褐色。
卵:长椭圆形,长2毫米左右,白色。
若虫:若虫淡褐色。前足腿节膨大,发达,有开掘式齿刺。
蚱蝉生活习性
该虫一般5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枝表皮或以若虫在土壤中越冬,卵在第二年6月开始孵化,若虫入土后以枣树根部汁液作为食物,一直生活在土内,直至发育成熟,若虫期较长。6-7月降雨后,若虫傍晚陆陆续续出土,攀附在树干、枝叶上静伏,当晚蜕皮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喜欢在树干上群集刺吸嫩枝、果实汁液,寿命6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交尾产卵盛期,也是为害的高峰期。雌虫产卵时将产卵器插入枝条组织内,形成卵窝,新生枣头的韧皮筛管破坏,水分蒸腾加强,致使枝迅速凋萎导致枝条枯死。
蚱蝉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采取“翻、剪、涂、摇、诱、捕”六字方针防治。
翻:秋季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结合枣园深翻,在树根土洞内杀死越冬若虫。
剪:枣树冬夏季修剪时,剪除枣树上枯死的枝条、枣吊、僵果等,减少虫源,降低虫口基数。
涂:6-7月降雨后,若虫出土前在树干的基部涂抹宽5厘米粘虫胶环,粘杀上树若虫,减少若虫上树羽化,防治效果明显。
摇:在成虫羽化盛期,利用成虫趋光和夜间群集树下的习性,摇动树体,枣园点燃篝火消灭成虫。
诱:蚱蝉成虫对黑光灯有明显的趋性,枣园悬挂黑光灯集中诱杀成虫。
捕:若虫出土羽化期,在傍晚和清晨进行捕杀。成虫为害高峰期,白天成虫喜群集在树上鸣叫,可用长杆的网兜捕杀成虫。
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选准药剂,掌握好浓度,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在成虫盛发期,早上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脲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均可获良好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蚱蝉天敌种类丰富,枣园实施药剂防治尽量减少使用光谱性杀虫剂,保护和利用草蛉、小花蝽、蜘蛛等天敌。
联合防治:蚱蝉成虫善于飞,枣园与枣园、枣园与周边苹果园、梨园等要加强统防统治和生产管理,以减少害虫交叉为害。
随着枣树种植面积的扩大,枣树虫害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农户们在种植枣树期间,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虫害的发生。本文总结了两种枣树害虫的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红枣的品质和产量。
1、枣树星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当地的枣农俗称水牛角。
1.1分布和危害
枣树星天牛在陕北大部分枣园均有分布,危害范围较广,不仅为害枣树枝干,还可为害苹果、梨等经济林和杨树、柳树等用材林。星天牛为害枣树时,主要以幼虫蛀食主干主枝的茎部,先从茎部皮层向下蛀食,到根颈部分后又返回向上蛀食,破坏树干的皮层,为害严重时还蛀食枣树根部,影响营养水分的正常输送,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幼树甚至整株死亡。成虫为害枣树嫩叶和新生树皮,造成叶片光合作用减弱,枣吊变短,叶片发黄,为害严重时还会发生落花落果。
1.2形态特征
1.2.1成虫:体黑色,光亮,体长25-35毫米,宽8-13毫米,头和体腹面有银灰色细毛,触角鞭状,翅面上有呈星状排列的白色斑点。
1.2.2卵:长椭圆形,长5毫米左右,乳白色,有光泽。
1.2.3幼虫:体黄白色,头棕色,腹部较大,腹部密生细刺突。
1.2.4蛹:长30毫米,乳白色。
1.3生活习性
星天牛在?北黄河沿岸枣区一般每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茎部和树根虫道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10天后爬出羽化口,为害枣树的主枝,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在晚上交尾产卵,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30天左右,孵化期10-15天,成虫寿命30-60天。初孵幼虫横向为害枝干韧皮部,2龄后为害枝干木质部。老熟幼虫11-12月开始越冬,翌年春天化蛹,蛹期30天左右,幼虫期10个月左右。
1.4防治方法
1.4.1捕捉成虫:6月利用成虫中午休息的习性,人工捕捉成虫,然后集中消灭。
1.4.2人工剜卵粒和钩幼虫:一是6-7月间发现树干基部有产卵裂口和流出泡沫状胶质时,即用小刀刮除树皮下的卵粒和幼虫,然后在伤口处涂抹1∶1∶2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二是用带钩的粗铁丝伸入虫道,捅死或钩出幼虫。
1.4.3药剂防治:一是幼虫为害高峰期,用熟红薯加1%杀灭菊醋及少量面粉混成面泥,堵塞树体上的害虫排气口,幼虫啃食面泥时中毒死亡。二是6~7月幼虫盛孵期,在树干上喷洒25%天牛灵25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5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1.4.4树干涂白:冬季及时清理枣园后,在树干距地面1m范围内涂白。涂白剂按石灰1份,细硫黄粉1份加水40份的比例配制,阻止成虫产卵,减少虫口密度。
两种枣树害虫的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2、枣树蚱蝉
属同翅目,蝉科。当地枣农俗称黑蝉、知了。该虫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虫口密度较大,它不仅为害枣树,还可为害苹果、梨树。
2.1为害特点
蚱蝉是枣树枝干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以刺吸枣树枝条汁液为主;雌虫将产卵器斜插新生的发育枝划口,将卵产在枝条木质部,使发育枝的导管和韧皮部受到机械损失,影响水分养分的正常输送,造成枝条严重失水,引起枯萎甚至死亡。尤其对苗圃和当年新栽植的幼树为害严重;若虫入土后,在地下吸食枣树根部汁液。
2.2形态特征
2.2.1成虫:体长约50毫米,展翅90毫米。身体黑色,有光泽,前后翅透明,翅脉黄褐色。
2.2.2卵:长椭圆形,长2毫米左右,白色。
2.2.3若虫:若虫淡褐色。前足腿节膨大,发达,有开掘式齿刺。
2.3生活习性
该虫一般5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枝表皮或以若虫在土壤中越冬,卵在第二年6月开始孵化,若虫入土后以枣树根部汁液作为食物,一直生活在土内,直至发育成熟,若虫期较长。6-7月降雨后,若虫傍晚陆陆续续出土,攀附在树干、枝叶上静伏,当晚蜕皮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喜欢在树干上群集刺吸嫩枝、果实汁液,寿命6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交尾产卵盛期,也是为害的高峰期。雌虫产卵时将产卵器插入枝条组织内,形成卵窝,新生枣头的韧皮筛管破坏,水分蒸腾加强,致使枝迅速凋萎导致枝条枯死。
2.4防治方法
2.4.1人工防治: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采取“翻、剪、涂、摇、诱、捕”六字方针防治。
翻:秋季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结合枣园深翻,在树根土洞内杀死越冬若虫。
剪:枣树冬夏季修剪时,剪除枣树上枯死的枝条、枣吊、僵果等,减少虫源,降低虫口基数。
涂:6-7月降雨后,若虫出土前在树干的基部涂抹宽5厘米粘虫胶环,粘杀上树若虫,减少若虫上树羽化,防治效果明显。
摇:在成虫羽化盛期,利用成虫趋光和夜间群集树下的习性,摇动树体,枣园点燃篝火消灭成虫。
诱:蚱蝉成虫对黑光灯有明显的趋性,枣园悬挂黑光灯集中诱杀成虫。
捕:若虫出土羽化期,在傍晚和清晨进行捕杀。成虫为害高峰期,白天成虫喜群集在树上鸣叫,可用长杆的网兜捕杀成虫。
2.4.2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选准药剂,掌握好浓度,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在成虫盛发期,早上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脲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均可获良好防治效果。
2.4.3生物防治:蚱蝉天敌种类丰富,枣园实施药剂防治尽量减少使用光谱性杀虫剂,保护和利用草蛉、小花蝽、蜘蛛等天敌。
2.4.4联合防治:蚱蝉成虫善于飞,枣园与枣园、枣园与周边苹果园、梨园等要加强统防统治和生产管理,以减少害虫交叉为害。
枣树落花落果是枣树种植期间出现的一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枣树种植产业的发展,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本文详细总结了枣树保花保果的8项方法措施,供大家参考。
(1)抹芽:5月上旬待枣树发芽后,对各级主侧枝。结果枝组萌发出的新枣头,如不做延长枝或结果枝组培养,都从基部抹除,以节省养分,增强树势。
(2)疏枝:对膛内过密的多年生枝及骨干枝上萌生的幼龄枝,凡位置不当,影响通风透光,又不计划更新利用的,都应结合夏剪疏除。
(3)摘心:在6月中上旬,当留作培养枝组和利用结果的枣头出现4~6个二次枝时摘心,二次枝3~5节时摘边心。枣头如生长不整齐。需进行2~3次摘心,枣头摘心可控制其生长,减少幼嫩枝叶对养分的消耗。缓和新梢和花果争夺养分。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效果。
(4)拉枝:6月中旬,对生长直立和摘心后的枣头用绳将其拉成水平状,抑制顶端生长素的形成,约束枝条再次生长,以便积累养分,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当年结果。
(5)开甲:即树干环状剥皮。由于开甲割断了韧皮部,暂时切断了地上有机营养物质向下输送的道路,使叶片中的光合产物一时不能下运,集中在树冠部分供应花朵和幼果,使地上部分的积累养分增多,这样就调节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减少了落花落果,从而提高了坐果率和产量,一般可增产30%~50%。开甲时间在6月中下旬,即大部分结果枝已开5~8朵花。
初果小树开甲宽0.2厘米,成龄大树0.4厘米,距地面10厘米开甲,以后隔年向上移3~5厘米。开甲口要涂抹25%西维因或40%毒死蜱等杀虫杀菌剂,再用泥或塑料膜封闭。
(6)喷水:喷水在盛花期进行(60%花开放),选择无风的上午,用喷雾器向叶片均匀喷洒清水,隔1~2天进行1次。水用“生理活性水”(即经过煮沸而又冷却的水)。喷水的目的在于为枣树授粉受精创造一个相对湿度较高的小环境,促进授粉受精。
(7)喷洒植物激素与微量元素:在枣树盛花期喷0.001%的赤霉素,0.003%硼酸或0.005%硼砂,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可增产2~3倍。
药液配好后,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于上午8时至下午6时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枣树上,一般每树5~7千克,隔3~5天再进行1次,喷后遇雨及时补喷。
(8)疏花疏果:是在确保坐果的前提下,对花果量多的树,人工调整花果数量,合理负载,对提高枣果质量有显著作用。
疏花疏果一般在6月中下旬分2次进行,第1次在中旬(15日前),子房膨大后。按照适宜的负载量和合理的布局进行。一般树势强易坐果的品种,每1吊留2个幼果,其余全部疏除,反之每1吊留1果。留果时要留顶花果。第2次在下旬(25日以后)进行定果。定果一般强树1果1吊,中庸树1果2吊,弱树1果3吊。如果坐果量不足,也允许每吊2果进行调节。
枣头枝的疏花疏果可推迟10~15天,枣头枝,枣吊木质化程度高,养分足,坐果力强,可适当多留,以提高产量。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水牛角。该虫以幼虫蛀食主干、主枝或根,造成树势衰退,部分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成虫则为害嫩叶及新生枝条。该虫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虫道内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至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5-8天后,才在树上咬开羽化孔,缓缓爬出,顺树干攀缓而上,吸取嫩叶和树皮。
强光高温时,午间休息,此时成虫在树干基部背阴处静止不动,傍晚上树交尾,交尾1周后产卵,多在夜间产卵,卵多产于距地面10-20厘米的树干上,每穴产1卵,1头雌虫产卵可达70多粒。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约30天,卵期9-15天,成虫寿命25-60天。
幼虫孵化后,先以韧皮部为食,生活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多横向为害。2龄后向木质部取食,紧贴籾皮部,为害木质部,但不直接钻进树干横向深处。在距地面5-10厘米处将枣树老皮咬一洞,作为通气、排粪孔。以后向地下部分为害,虫道多为开放式,横向面为“C”字形,即一侧同树皮相连。
老熟幼虫在11-12月份开始越冬,翌年春化蛹,幼虫期10个多月,蛹期约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