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施肥技术的选择和运用,是提高小麦使用化肥效益的前提条件。小麦施肥必须综合考虑到小麦的品种特性、施用肥料的特性、所在土壤条件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只有在确定了的施肥时期,选择了合理而适宜的施肥方法,明确适宜的用量及比例后,才能实现小麦施肥的经济效益。
小麦基肥的施用,不仅可培肥土壤,而且可供小麦吸收。氮、磷、钾化肥做基肥应结合深耕施用,将肥料施于主要根系分布层中,使土肥相融。在水分缺乏的地区,浅施不能发挥肥料的作用。在肥料有限的情况下,应采取集中施用的办法,将化肥开沟施于小麦播种行内,这样做均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一般以深施2~3寸为宜。
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具有缓急相济、取长补短的优点,能更有效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如氮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增产15%左右;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磷肥的有效性提高10%以上。氮、磷、钾化肥混合施用还具有联应效应,如在中低肥力或缺磷土壤上,
氮肥与磷肥配合比单施增产1.5倍以上;在氮肥用量高时,氮钾配合比单施增产更显著。基肥的施用方法,应采取有机肥和化肥分层施用的方法,做到下粗上细,快慢结合。一般磷钾化肥全部基施,氮素化肥的基肥用量,冬小麦占其总用量的50%~60%,春小麦占60%~80%,春麦基肥比重大于冬小麦。基肥的施用时期,冬小麦在播种前,春小麦有春施和秋施两种,而以秋施的效果较好。
种肥的施用,是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作种肥,以促进小麦生根发苗,提早分蘖,显著增产。对春小麦施用种肥更具特殊意义。如尿素作种肥,每亩2.5公斤为宜,硫酸铵拌种,每亩5公斤左右,过磷酸钙亩用量10~15公斤。碳铵、硝铵、氯化铵等也可作种肥,但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在基肥不足或旱薄地小麦,施用种肥增产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追肥的施用,一般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由于小麦是密播作物,追肥的施用往往难以深施,应结合灌水追施,以便减少损失,提高肥效。在沙质土壤上,施肥要“少吃多餐”,粘质土壤麦田可一次多施些肥料,但施肥期要适当提前。追肥应尽可能在小麦生育的各个关键时期,并适当早施,以利肥效充分发挥。在肥料不足时,追肥应重点放在营养临界期和效率期,冬小麦在起身到拔节期,春小麦在分蘖期,一般可提前到三叶期前后施用。
小麦生育后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采取根外追施氮、磷、钾肥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措施。追肥用量,一般认为,冬小麦氮肥占总量的40%~50%,春小麦占总量的30%~40%,这样做便于取得田间管理上的主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小麦拔节、孕穗肥应看苗巧施对前面提到的生长不良、群体偏小、亩茎数不足30万的弱苗,应早施拔节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力争穗大、穗多。施肥量约占总肥量的13%左右,每亩可沟施尿素4公斤。对于生长健壮的麦苗,由于群体适宜,穗数已有(一般亩产千斤的麦田,亩有效穗数在40-44万之间),主要应攻大穗,因此拔节期应适当控制肥水,防止倒伏,待叶色自然淡绿,节间定长,第二节间迅速伸长时,再肥水并进,既保花增粒、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又不至于使、第二节间过长。
对于群体过大、叶色浓绿、叶片宽大、下垂有倒伏危险的旺苗,除严格控制水分外,还应深中耕伤根,抑制后期分蘖,同时喷洒矮壮素,矮化小麦植株(这一措施壮苗也应采用)、壮秆防倒,到旗叶露出时,如叶色褪淡,再补施孕穗肥。补什么孕穗肥呢?此时应以根外施肥为主了:在抽穗前每喷雾器(容量15公斤的小型喷雾器)可用尿素10克,再加磷酸二氢钾30克;从抽穗到乳熟期只需喷磷酸二氢钾,每喷雾器加入40克。这一措施能加快干物质的合成、运输和积累,使麦粒灌浆饱满并加快灌浆速度,有明显的增加千粒重和促进成熟的作用。对于氮素积累较多的麦株,喷施磷酸二氢钾,也有使干物质合成和加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