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长蝽,也叫高粱狭长蝽,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寄主植物为高粱、小麦、水稻、芦苇等禾本科植物,成、幼虫主要刺吸汁液,造成叶片枯黄、植株生长缓慢,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有效防治高粱长蝽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有效防治高粱长蝽,就要知道高粱长蝽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高粱长蝽的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为3.5—6.0mm,雄成虫略小,体黑色,长方形,末端钝圆;头黑色,近菱形,具粗大刻点;触角、喙具4节,复眼红褐色,半圆形突出;单眼漆黑色,前胸背板近方形,肩角钝圆;小盾片三角形;腹部腹面黑褐色。前翅革质部具一大一小近三角形斑纹,膜质部具3—4条简单纵脉;后翅透明,膜质。卵香蕉状,初乳白色,后变橙黄色,孵化前变为深红色。初孵若虫头、前胸和中胸背板、翅芽基部均为黑色,胸部和1、2腹节乳黄色,余腹节橘红色。若虫腹部较头胸部宽,各腹节具横排小黑点4—6个,末端黑色,随龄期长大,腹部变成灰褐色。
高粱长蝽的发生规律:
湖南—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地下茎残秆、叶鞘处或2—3m深土表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5月上旬开始孵化,第1代若虫出现,6月中旬可见一代成虫。成虫交配后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下旬出现二代若虫,9月中旬二代成虫开始越冬。
高粱长蝽的防治方法:
在成、幼虫发生期,喷洒下列药剂:40%氧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对好的药液75kg/亩。
关于高粱长蝽怎么治今天就先讲到这里,祝愿大家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