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棉花烂铃病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与品质。给大家介绍一下棉花烂铃病的发生与防治吧:
棉花烂铃病的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棉桃表面出现少许锈色结痂,随病情发展结痂不断扩展为大面积锈色结痂,终形成僵铃,失去商品价值;
(2)染病棉桃易开裂形成伤口,开裂后常被空气中的真菌侵染,在纤维、铃壳上出现黑色、粉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粉状物,严重影响棉花品质,早期的裂铃均没有产量。
棉花烂铃病的致病原因:目前棉花僵铃、裂铃有两种说法。
(1)蚜虫危害。棉蚜先行在棉桃表面为害,致棉铃表面产生分泌物,一些腐生真菌和寄生菌在分泌物上繁殖,使棉铃铃面产生锈色、黑色坏死病斑,表皮下内部组织仍正常生长,随着棉桃内部组织不断生长,铃壳从铃缝处胀破,造成裂铃。
(2)病菌危害。经保湿培养、实验室分离培养、病菌接种健康棉桃共同验证:此病是由细菌与真菌共同侵染所致。被接种的健康棉桃表面3~4天长出绒毛状菌丝体,但棉桃整体呈明显软腐状。
棉花烂铃病的发病特点:
(1)中、下部果枝较上部果枝发病重;
(2)蚜虫发生严重地块,烂铃病发病较重;
(3)棉田种植密度大、果枝长、枝叶茂盛、郁闭棉田发病较重;
(4)夏季雨水较多年份发病重于干旱年份;
(5)部分棉花品种发病重(棉桃表皮薄发病重)。
棉花烂铃病的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蚜、抗耐病、油条少、果枝短、叶片小的棉花品种;
(2)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建议杂交稀植棉7000株/亩,高密度栽培12000-14000株/亩;
(3)及时使用缩节胺化学调控,控制棉花株高,防止棉花旺长,塑造棉株“宝塔形”结构,达到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缝,阳光照得进,空气又流通的目地,以减轻烂铃病的发生与发展。
2、化学防治:
(1)发病初期:20%噻菌铜50毫升/亩+25%嘧菌酯15毫升/亩全田叶面喷施1次;
(2)发病盛期:20%噻菌铜100毫升/亩+ 25%嘧菌酯20毫升/亩全田叶面喷施1次。
为大家介绍了棉花烂铃病的发生与防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多多关注微信号:huobao3456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