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的发生危害与常用防治药剂

2019-05-30 09:41 3456.TV商机咨询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是危害寄主广、周年发生时间长、较难防治的一种重要害虫,应掌握其种群数量上升及危害加重原因、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危害特点、防治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决策以持续提高防治水平。现依其危害重的棉花和冬枣两种作物为主要对象进行简述。

一、种群数量上升及危害加重原因

绿盲蝽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老害虫。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大量应用有机氯、有机磷化学药剂防治农业害虫,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减少、危害程度降低。但80年代以后,农田灌溉面积增大、湿度提高,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农作物种植多样性为其提供了多种生存场所,利于相互之间迁飞,降低了防治效果。尤其自90年代推广种植转BT基因抗棉铃虫品种后,大量减少棉田用药,而抗虫棉只抗棉铃虫而不抗绿盲蝽,十分利于其发生危害,致种群数量明显上升,成为主要害虫。

二、常用药剂

(1)氯虫氰。是防治绿盲蝽的一种常用药,在持效期等方面表现出非常好的效果,但因对地下水和蜜蜂等产生负面影响,国家已停止喷洒应用。

(2)吡虫啉。与同类药比较,上市早,农民有应用基础,价位相对便宜,性价比高,农民愿意用,剂型品种多。不足是除杀死蜜蜂外,绿盲蝽对其疑似产生抗性,防效趋于降低,市场购买量出现下滑。

(3)啶虫脒。与吡虫啉的作用有很多相同之处,耐低温性能好于前者,现在市场用量相对偏小,是上量慢但又有一定市场的药剂。

(4)吡蚜酮。有独特作用方式,持效时间长,对有益昆虫伤害性小,但药后绿盲蝽死亡时间迟。

(5)噻虫嗪。上市晚于吡虫啉,杀虫优果、持效时间优于吡虫啉,性明显优于吡蚜酮或同类其他药剂,虽成本略显高,但农民愿意接受。

(6)毒死蜱。具有该类药剂的基本杀虫性能,毒性偏低是其突出优点,至今还有一定用量。

(7)灭多威。杀虫率、性非常好,毒性偏高但分解很快,不影响果品质量,有少数农民在应用。

(8)高效氯氟氰菊酯。具备该类药剂许多优点,至今仍有一定市场用量。

(9)甲维盐。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改造,有效成分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生物菌类杀虫剂的代表品种,具触杀和被植物吸收后的二次内吸杀虫特点,显效时间适中,持效期长,突出优点是对环境友好,不杀伤天敌,果品中,被称为无公害药剂。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