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唑醇是一种杀菌剂,一般情况下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有一定的效果。据金湖县植保站刘福海试验,1999年于油菜主茎100%开花时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00年油菜初花期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间隔10天再喷施一次。试验结果,1999年用药一次的防效为 57.3%,2000年用药两次的防效为56.8%,均低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两年的防效分别为68.4%和72.6%)。生产上防治油菜菌核病,宜选用腐霉利、菌核净、戊唑醇、咪鲜胺、异菌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
烯唑醇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有一定的效果。据金湖县植保站刘福海试验,1999年于油菜主茎100%开花时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00年油菜初花期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间隔10天再喷施一次。试验结果,1999年用药一次的防效为57.3%,2000年用药两次的防效为56.8%,均低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两年的防效分别为68.4%和72.6%)。生产上防治油菜菌核病,宜选用腐霉利、菌核净、戊唑醇、咪鲜胺、异菌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
1、掌握用药时期
菌核病病菌先侵染油菜花瓣,然后通过带菌的花瓣侵染茎、叶和分枝,终导致油菜茎秆发病,油菜开花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从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看,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的时期为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时,为方便用药,生产上可适当提前至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80%时用药。花期阴雨天多的年份,隔5~7天再防治一次。
2、选准对路药剂
有试验表明,菌核病病菌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已普遍产生高水平抗性,不宜再单独用来防治菌核病,宜换用咪鲜胺、氯啶菌酯、腐霉利、菌核净、福·菌核或这些药与多菌灵的混配剂防治。长势较差的田块可喷施适量叶面肥,以增强植株抗逆性。
3、采用细喷孔喷雾
有试验表明,在同等用药剂量下,采用不同孔径的喷头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效有显着差异。选用孔径0.7毫米的喷头,每亩加水15~20公斤,或者选用孔径l毫米的喷头,每亩加水40~50公斤喷雾,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显着提高。
防治油菜菌核病应大力推广应用弥雾机和低容量喷雾,手动细喷雾每亩用水量50公斤,机动弥雾每亩用水量30公斤,这样雾滴细、附着力强,能明显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施药时植株上下要喷到,以提高防效。
烯唑醇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有一定的效果。据金湖县植保站刘福海试验,1999年于油菜主茎100%开花时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00年油菜初花期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间隔10天再喷施一次。试验结果,1999年用药一次的防效为57.3%,2000年用药两次的防效为56.8%,均低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两年的防效分别为68.4%和72.6%)。生产上防治油菜菌核病,宜选用腐霉利、菌核净、戊唑醇、咪鲜胺、异菌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