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所以选择合适的农药成了关键的问题。
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000-4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3000倍液、40%福星乳油5000-8000倍液进行防治草莓白粉病,都有较好的效果。
草莓开花期一般不能喷药,否则易产生畸形果。白粉病是一种对药剂较易产生抗性的病害,在生产中应做到轮换交替用药,每次施药间隔期以7-10天为宜。同时不得与其他药剂、微肥混用,避免产生药害。
(1)该病在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感染发病。
(2)适温范围广。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如若抑制需是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病菌才能不再萌发和侵染。
(3)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草莓的生长中,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经风吹雨溅会传播到叶、花、果实上,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病菌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的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
1.加强田间管理,通风降湿,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科学水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增强草莓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
2.及时老叶、病叶及病残体,带至棚室外深埋。摘除老叶时避免根茎处产生伤口,造成炭疽病等病害侵染。一般地上部留2-3厘米叶柄为宜。
3.目前京郊主栽品种为易感病的日系品种,应在缓苗后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可选用80%的硫磺水分散粒剂300-5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4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代森锰锌1000-1500倍液喷施。发病后可选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4%四氟醚唑水乳剂12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药剂宜轮换使用。
4.棚室扣膜后遇阴雨天,可选用20%百菌清烟剂4枚/棚进行烟熏。也可采用硫磺熏蒸器4个/棚进行常规预防,一般选择傍晚棚室密闭后加热熏蒸,时间为2-4小时。隔日一次,根据实际情况可连续熏蒸4-10次。
草莓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季节性较强的细菌性病害,多见于夏季高温时节,一般在草莓育苗圃及定植初期较易发生。发病时植株下部叶片1-2片开始凋萎脱落,叶柄下垂、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仍为绿色但未变萎蔫,叶片似状。
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呈现褐色,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防治措施
1、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2、提倡营养钵育苗,减少根系伤害;高畦深沟,合理密植,适时排灌,防止积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3、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有机营养、磷钾微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嘉美红利,调节土壤pH值。4、土壤处理。5、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灌浇,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