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小麦产量和品质受影响的三大病害农药防治有哪些?

2011-06-30 08:51 3456.TV商机咨询

使小麦产量和品质受影响的三大病害农药防治技巧:

一、锈病

  1、小麦秋苗容易发生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地区,在不误农时、有利小麦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避免过早播种,以减少秋苗发病的机会。 

  2、氮肥应提倡早施,避免过晚施用和用量过多。以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引锈病为害。在土壤缺磷、钾的地区,适当增施磷钾肥,对减轻锈病也有实效。 

  3、药剂防治:⑴在小麦播种时用20%粉锈宁乳油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15%或0.3%拌种;⑵在小麦抽穗期亩用20%粉锈宁乳油 75毫升~100毫升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可使小麦苗期至抽穗前不受条锈病和叶锈病的为害。 

  二、白粉病 

  1、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发病早而重,越冬菌源多,是翌年春季病害流行的基础。小麦早播容易造成冬前旺苗,消耗植株营养。2、推行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水浇高产麦田,应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以增强光合强度和代谢作用,减轻病害的发生。年后重施起身、拔节肥,以控制无效分。在秋苗发病多的常发重病区,可用20%粉锈宁乳油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1%或0.15%拌种,可有效地控制秋苗期病情,减少越冬菌源,并可兼治小麦黑穗病、苗期纹枯病和全蚀病。3、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75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25%多菌灵500倍液,50%拖布津800倍~1000倍液,50%硫磺胶悬剂每亩0.5公斤等喷雾,一般需喷2次。 

  三、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为害不仅造成产量损失,人、畜食用病麦粒或面粉后,产生、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食用还可发生器质性病变。赤霉病因我国南北麦区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不同,病害侵染循环也不一样。不论是南方麦区或是北方麦区,带菌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壳,一般年份到小麦扬花前均可成熟。小麦扬花期遇雨发病就重,反之则轻。同一品种,低洼湿度大的田块较湿度小的田块发病重。因此,扬花期雨水多的年份特别要重视化学防治工作。 

  1、 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b.初侵染源。南方麦区重点抓稻田灭茬,表面稻桩稻草等病残体,北方麦区重点抓玉米根茬、棉铃和田边地头的玉米残体等病残体的。对病残体进行堆沤腐熟或烧毁。c.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化学防治:a.用80%多菌灵微粉剂每亩5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50~7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b.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50~75克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分别对水喷雾,或进行低容量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下雨,次用药后 7 天再用药一次。 

重防三大病害: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

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破坏小麦根系,使根系和茎基部1~2节像炭一样黑。病原为禾顶囊壳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混杂于种子间或粪肥中越夏越冬,成为初侵染源。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播种后,病菌从麦苗根部、幼芽鞘等处侵入,返青后菌丝沿根扩展,侵害分蘖节和茎基部。土壤贫瘠、尤其是缺磷田块发病重;偏碱性及团粒结构好的土壤发病重;播种过早,病菌冬前侵染早,侵染期长,发病重;地势低洼,多雨潮湿加重病情。播种晚,温度低,苗期则不易发病。该病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从植株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至发病高峰年份后,病情则逐年下降,有自然衰退的现象。小麦全蚀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包括冬前始病期、越冬缓慢发展期、病害盛发期及发病高峰期4个时期。

小麦黑穗病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种。腥黑穗病因病麦粒含三甲胺有鱼腥气味而得名,小麦收获时,病菌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形成种子带菌;病菌孢子落于田间,形成土壤带菌。小麦种子发芽时,病菌孢子同时萌发,病菌菌丝从小麦芽鞘侵入麦苗,在植株内生长蔓延,使病株所有穗子的全部籽粒形成黑色菌瘿,造成毁灭性危害。散黑穗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病株抽穗期略早于键株,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略微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散,病穗上的小穗几乎全部被毁。一株发病,主茎和所有分蘖都出现病穗,抗病品种部分分蘖穗能正常结实。

根腐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可危害植株各部位,表现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死等症状。苗期发病,小麦芽鞘和根部变褐色甚至腐烂。发病轻的植株生长细弱,不久枯死;发病严重的幼芽不能出土便枯死。分蘖期病株根颈部出现褐色病斑,叶鞘也变褐腐烂,无效分蘖增多、丛生,严重时幼苗枯死。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春季气温不稳定,返青期遇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

防治三病拌种方案

一、戊唑醇系列产品。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麦种,一般每100公斤麦种用戊唑醇纯药3~4克,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对赤霉病苗腐也有较好防效。拌种后小麦出苗期可能推迟一两天,但对小麦发芽率没有影响,而且苗齐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叶片宽。用药量不能过大,拌100公斤麦种戊唑醇纯药用量超过6克,对小麦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易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二、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有多个苯醚甲环唑产品登记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散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对根腐病也有效。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这方面的产品比较丰富,该公司的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登记用于防治全蚀病,按药种比1∶167~200用药,约合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15~18克;登记用于防治纹枯病和散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6~9克。该公司的适麦丹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各2.4%),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制剂200毫升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并且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抗逆性。该公司的酷拉斯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噻虫嗪22.6%),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制剂200毫升拌种,除能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外,还能有效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等。其他公司的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按其使用技术使用即可。

三、全蚀病发生非常严重的地区,可以选用125克/升硅噻菌胺悬浮剂,该药对小麦全蚀病,每100公斤小麦种子推荐用纯药20~40克拌种。该药对黑穗病、根腐病防效差,要兼治这两种病害时可以加用上述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

防控地下害虫与早期蚜虫

麦田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等,用吡虫啉、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拌种方案:一、每100公斤麦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毫升,加适量水调制药液包衣。二、目前还没有噻虫嗪单剂登记用于小麦防治地下害虫,参照登记的混配剂产品用量,每100公斤麦种可用噻虫嗪纯药60~120克拌种。三、每100公斤麦种可用丁硫克百威纯药100克左右拌种。

病虫兼治

将上述防治病害和害虫的拌种剂合理混用拌种,可以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其中至少选用一种专业的悬浮种衣剂产品,也可以直接选用能同时防治病虫害的混配剂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混配方面比较好的配方有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小麦播种方案:每100公斤种子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0亳升、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毫升加适量水拌种。生产上可以参照使用。

小麦播前合理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合理使用吡虫啉、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等。将适用于防治病害和害虫的拌种剂合理混用,可以达到有效防病虫的效果。

重防三大病害: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

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破坏小麦根系,使根系和茎基部1~2节像炭一样黑。病原为禾顶囊壳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混杂于种子间或粪肥中越夏越冬,成为初侵染源。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播种后,病菌从麦苗根部、幼芽鞘等处侵入,返青后菌丝沿根扩展,侵害分蘖节和茎基部。土壤贫瘠、尤其是缺磷田块发病重;偏碱性及团粒结构好的土壤发病重;播种过早,病菌冬前侵染早,侵染期长,发病重;地势低洼,多雨潮湿加重病情。播种晚,温度低,苗期则不易发病。该病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从植株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至发病高峰年份后,病情则逐年下降,有自然衰退的现象。小麦全蚀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包括冬前始病期、越冬缓慢发展期、病害盛发期及发病高峰期4个时期。

小麦黑穗病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种。腥黑穗病因病麦粒含三甲胺有鱼腥气味而得名,小麦收获时,病菌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形成种子带菌;病菌孢子落于田间,形成土壤带菌。小麦种子发芽时,病菌孢子同时萌发,病菌菌丝从小麦芽鞘侵入麦苗,在植株内生长蔓延,使病株所有穗子的全部籽粒形成黑色菌瘿,造成毁灭性危害。散黑穗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病株抽穗期略早于键株,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略微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散,病穗上的小穗几乎全部被毁。一株发病,主茎和所有分蘖都出现病穗,抗病品种部分分蘖穗能正常结实。

根腐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可危害植株各部位,表现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死等症状。苗期发病,小麦芽鞘和根部变褐色甚至腐烂。发病轻的植株生长细弱,不久枯死;发病严重的幼芽不能出土便枯死。分蘖期病株根颈部出现褐色病斑,叶鞘也变褐腐烂,无效分蘖增多、丛生,严重时幼苗枯死。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春季气温不稳定,返青期遇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

防治三病拌种方案

一、戊唑醇系列产品。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麦种,一般每100公斤麦种用戊唑醇纯药3~4克,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对赤霉病苗腐也有较好防效。拌种后小麦出苗期可能推迟一两天,但对小麦发芽率没有影响,而且苗齐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叶片宽。用药量不能过大,拌100公斤麦种戊唑醇纯药用量超过6克,对小麦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易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二、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有多个苯醚甲环唑产品登记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散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对根腐病也有效。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这方面的产品比较丰富,该公司的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登记用于防治全蚀病,按药种比1∶167~200用药,约合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15~18克;登记用于防治纹枯病和散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6~9克。该公司的适麦丹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各2.4%),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制剂200毫升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并且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抗逆性。该公司的酷拉斯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噻虫嗪22.6%),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制剂200毫升拌种,除能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外,还能有效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等。其他公司的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按其使用技术使用即可。

三、全蚀病发生非常严重的地区,可以选用125克/升硅噻菌胺悬浮剂,该药对小麦全蚀病,每100公斤小麦种子推荐用纯药20~40克拌种。该药对黑穗病、根腐病防效差,要兼治这两种病害时可以加用上述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

防控地下害虫与早期蚜虫

麦田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等,用吡虫啉、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拌种方案:一、每100公斤麦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毫升,加适量水调制药液包衣。二、目前还没有噻虫嗪单剂登记用于小麦防治地下害虫,参照登记的混配剂产品用量,每100公斤麦种可用噻虫嗪纯药60~120克拌种。三、每100公斤麦种可用丁硫克百威纯药100克左右拌种。

病虫兼治

将上述防治病害和害虫的拌种剂合理混用拌种,可以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其中至少选用一种专业的悬浮种衣剂产品,也可以直接选用能同时防治病虫害的混配剂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混配方面比较好的配方有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小麦播种方案:每100公斤种子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0亳升、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毫升加适量水拌种。生产上可以参照使用。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