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实蝇又称瓜小实蝇,俗名针蜂、瓜蛆等,分类上属双翅目实蝇科。
一、寄主及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节瓜、黄瓜、苦瓜、冬瓜、南瓜、丝瓜、瓠瓜、笋瓜等瓜类蔬菜,还可危害豇豆、豌豆及香蕉等果实。成虫和幼虫均可危害。成虫以产卵器刺入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转入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也凝结流胶,畸形下陷,果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瓜实蝇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蛀心为害不易防治的特点。由于该虫繁殖快、发生隐蔽、为害剧烈,常易被菜农忽视而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9毫米,翅展16-18毫米。褐色,额狭窄,两侧平行,宽度为头宽的l/4。前胸左右及中、后胸有黄色的纵带纹;腹部第l、2节背板全为淡黄色或棕色,无黑斑带,第3节基部有1黑色狭带,第4节起有黑色纵带纹。翅膜质透明,有暗黑色斑纹。腿节具有一个不完全的棕色环纹。卵细长,长约0.8毫米,一端稍尖,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0毫米,乳白色,蛆状,口钩黑色。蛹长约5毫米,黄褐色,圆筒形。
幼虫蛆状,形如尖椒,乳白色,老熟幼虫长10毫米。以成虫在杂草、灌木、焦树上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以6~8月间危害重。成虫白天活动,飞翔迅捷,尤以8-10时和16-19时活动盛,雨天及休息时常静伏于叶背、杂草丛或瓜棚下,夜间一般不活动。对黄色有趋性,有类似于家蝇喜用两前足梳弄的特性。喜食花蜜及香甜物质,夏天中午高温时则静伏于荫蔽处,早晚活动交尾产卵,雌虫产卵于嫩瓜内,卵散产或数粒一堆。每次产几粒至10余粒,每雌可产数十粒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将瓜蛀食成蜂窝状,以致腐烂、脱落。老熟幼虫在瓜落前或瓜落后弹跳落地,钻入表土层化蛹。
三、综合防治技术:
(一)免与瓜类蔬菜进行连作
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轮作年限要在6年以上。
(二)集中清理虫害瓜,铲除瓜实蝇寄生场所
落果应随时清理,把虫瓜和落地瓜集中倒入装有药液的塑料大桶、大缸或水泥池中,密封盖严沤杀。对瓜园要清园,落瓜集中施药处理,并做好土壤深翻,并喷施40%的好劳力800倍液喷施,以杀死落瓜中的幼虫和土壤中的蛹。
(三)喷施药剂保护幼瓜
在成虫盛发期,选中午或傍晚喷洒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或80%敌敌畏1000倍等药剂喷雾,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3次。但要严格遵守瓜收成的间隔期。
(四)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诱蝇迷诱杀瓜实蝇的成虫。每亩挂4-10个诱杀瓶,诱杀瓶的制作方法:用1.25升装的可乐瓶改制,在瓶身中部剪两个直径约3厘米的小口,将铁丝从瓶口穿入,在瓶中悬挂一团长3厘米、直径1厘米的棉团作诱芯,在诱芯上滴2毫升性诱剂和数滴敌敌畏。一个月滴一次性诱剂,每隔5-10天滴一次敌敌畏。
五、毒饵诱杀。用香蕉皮或菠萝皮(也可用南瓜、番薯煮熟经发酵)40份,90%敌百虫晶体0.5份,香精1份,加水调成糊状毒饵,直接涂在瓜棚篱竹上或装入容器挂于棚下,每667m220点,每点放25g,诱杀成虫。
(五)黄色板诱虫
成虫有趋黄性,用黄色塑料板涂抹机油设置“粘蝇纸”,把它固定于竹筒(长约20cm、直径7cm)上,然后挂在离地面1.2m高的瓜架上,15-20平方米挂1张,每10天换纸1次,连续3次,防效显著。
(六)推广套袋技术
这是目前防止瓜果免受瓜实蝇危害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幼瓜生长到长2公分时套袋,应注意果实套袋前必须喷一次农药,防治其它的病虫,确保瓜果套袋后的质量。
(1)用毒饵诱杀成虫:用香蕉或菠萝皮40份,90%敌百虫0.5份(或其他杀虫剂),香精1份,加水调成糊状,制成毒饵,直接涂在瓜棚篱竹上或装入容器挂于棚下,每667平方米(1亩)布设20个点,每点25克,能诱杀成虫。
(2)病害瓜:摘除被害瓜,并将烂瓜、落瓜深埋处理。
(3)保护幼瓜:在瓜实蝇严重发生区,将幼瓜套上纸袋,避免成虫在其上产卵。
(4)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选在中午或傍晚施药防治。可用灭杀毙6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因成虫出现期长,需3~5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