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小麦发生蚜虫要选好农药防治才是关键,这一时期小麦相继进入抽穗扬花期,随着蚜虫适宜为害生育期的到来和温度的稳定上升,近期蚜虫发生面积迅速扩大,虫口密度急剧上升,局部出现高密度地块,据市植保站监测,目前小麦穗期蚜虫为中等程度发生,部分麦田偏重发生,防治适期为5月15日-22日。各区县要加强田间监测,抓住防治适期,落实“一喷三防”措施,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及时、有效控制穗蚜为害,确保小麦稳定增产。
防治方法: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30克+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3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50毫升,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可结合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同时进行。
小麦蚜虫不仅吸取植株汁液,影响作物发育,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其实小麦蚜虫,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但近年来出现的防治效果差的现象。为什呢?
综合分析,是存在下面这些误区:
目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存在着偏早或过晚的情况。
防治过早,见虫即施药,喷药次数相应增多,造成防治成本过高,同时造成蚜虫抗药性增强,进一步增加防治难度。
防治过晚,不容易控制,因为麦蚜繁殖速度快,一年可发生10—20代,条件适宜时20分钟一代。蚜虫已经对小麦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蚜虫密度过大时,如不能均匀施药,更不能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
麦蚜,5月份繁殖很快,对小麦危害重。许多农户在小麦蚜虫已经在麦穗上形成危害时(每株小麦上有十几头,甚至几十头蚜虫的时候),才进行防治,往往是用药量大,性好,但持效期短,喷药后7天左右,就需要再次进行防治,费时费工;而且在小麦片上还会生成一层黑色的霉(小麦蚜虫的分泌物所至),严重影响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
在小麦蚜虫大发生前4月29日至5月7日,也就是小麦抽穗达到70—80%的时候和以后的7天内,亩用诺普信锐宁60-80ml(同时兼治小麦吸浆虫),对水30公斤(两药桶水,如用水量少,可适当加大用药量),进行茎叶喷雾,三天后,蚜虫死光,持效期达二十天以上。一次用药可一季不再受蚜虫危害。注意要改变用药观念,不要等蚜虫多了再用药去治虫,要在这个防治时期内用药去治虫。注意事项:喷雾时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0公斤;可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和三唑酮或戊唑醇进行一喷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