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肥料的实践证明,土壤养分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养分不平衡才是定期的。要不断发现施肥中的新问题,通过科学施肥,不断地解决,从而提高产量。
补充小养分要强调针对性,小养分可以是氮、磷、钾元素,也可以是微量元素,因此,施肥要有针对性。补充小养分以外的养分,对增产是没有作用的,反而会降低其利用率,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在土壤缺磷的情况下,增施氮肥是不可能提高产量的,而只能降低氮肥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例如,有的玉米出现 “白苗病”,经过施锌肥后病症消失,这说明小养分是锌。有的土壤因有效硼含量低,小麦发生不稔症,通过施硼肥,小麦产量明显提高,这也说明小养分是硼。
用贮水桶进行图解,木桶是由代表不同养分含量的木板组成的。贮水量的多少,即水平面的高低表示作物产量的高低,也就是说,作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表示小养分的短木板的高度。先把短的补上,水就多装了,不断把木桶做高做大,产量才能越来越高。因此首先抓住“短”的制约因素,即所谓木桶理论。
在施肥时,如果单独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或生物菌肥,都不能使蔬菜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这是因为每种肥料都有各自的短处:化肥养分集中,施入后快,但是长期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有机肥养分全,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培肥土壤,但养分含量少,释放慢,到了蔬菜生长后期不能供应足够的养分;生物菌肥可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营养元素,刺激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但它不含任何营养元素,也不能长时间供应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
了解了每种肥料的短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配合施用效果要好于单独施用。但要想达到较佳的施肥效果,配合施用时就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注意施用时间。有机肥慢,应提早施用,一般在蔬菜播前或定植前一次性基施,施用之前进行充分腐熟,后期追施效果不如作基肥明显。化肥快,作基肥时提前7天左右施入,作追肥时应在蔬菜营养临界期或吸收营养高峰期前施入,以满足其所需。生物菌肥在土壤中经大量繁殖后才能发挥以菌抑菌的作用,故要在蔬菜定植前提早施入,使其有繁殖壮大的时间。生物菌肥可随有机肥一起施入土壤,也可在定植前或定植时穴施。
其次,注意施用方法。有机肥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同时提供养分一般作为基肥施入土壤,所以要结合深耕施入,使土壤与有机肥完全混匀,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因为有机肥中的养分以氮为主,所以施基肥时,与有机肥搭配的氮肥可少施,氮肥的30%作基肥,70%作追肥。钾肥可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磷肥因移动性差,后期追施效果不好,也应作基肥施入土壤。追施的化肥用全溶性肥,这样肥料分解后可被蔬菜迅速吸收,对土壤影响较小。生物菌肥因其用量少可集中施在定植穴内或随有机肥基施。后期可多次追施同一种生物菌肥,以壮大菌群,增强其解磷解钾能力,提高防病效果。
,注意施用数量。不同的蔬菜不同生育期,所需肥量不同,不能多施也不能少施。蔬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一定比例的,如番茄所需要的氮、磷、钾比为1∶0.23∶1.52,茄子为1∶0.23∶1.7,辣椒为1∶0.25∶1.31,黄瓜为1∶0.3∶1.5。因此,施肥应根据蔬菜的不同需肥比例进行。但是因土壤中已含有一些营养元素,所以进行一次测土,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