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发病原因及发展规律。
茄子黄萎病的病原为大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病菌以菌丝体、拟菌核和厚垣孢子随病残株体在土壤中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病菌也可以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外越冬。病菌第二年就可通过根部伤口,幼根表皮或根毛直接侵入,首先在维管束内繁殖,再蔓延到茎和果实。此外,病残株作堆肥也可传病,病菌在田间通过气流、灌水、农事作业等传播。
温暖高湿有利于该病害的流行,发病适温为20--30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高,发生越严重。在茄子始花期至盛果期若雨水多,或土地低洼,容易渍水;井水漫灌,或灌水后遇暴晴天气,水分蒸发快,造成土壤干裂伤根;土质粘重,多茬连作,地温偏低或过高;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缺肥以及土壤中线虫和地下害虫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病原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称大丽花轮枝孢。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第二年从根部伤口、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然后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茎、叶、果实、种子。当年一般不发生再侵染。因此,带菌土壤是本病的主要侵染源,带有病残体的肥料也是病菌的重要来源之一。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病菌在田间靠灌溉水、农具、农事操作传播扩散。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发病适温为19~24℃。茄子从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15℃,持续时间长,或雨水多,或久旱后大量浇水使地温下降,或田间湿度大,则发病早而重。温度高,则发病轻。重茬地发病重,施未腐熟带菌肥料发病重,缺肥或偏施氮肥发病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