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如下:
霜冻能使作物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断地吸收细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使细胞内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质脱水,使细胞质胶体物质发生凝固和细胞枯萎。在冰晶形成和增大的过程中,对细胞也产生机械压力而导致机械损伤。如果霜冻较轻,农作物还没有死亡,霜冻过后温度逐渐上升,细胞慢慢解冻,还可以恢复生命活动。
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对霜冻非常敏感。玉米如果在灌浆期遭受早霜冻,不仅影响品质,还会造成减产。当气温降至0℃时,玉米发生轻度霜冻,叶片受害。玉米灌浆的养料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减少。由于养料减少,玉米灌浆缓慢,粒重降低。如果气温降至零下 3℃,就会发生严重霜冻,除了大量叶片受害外,穗颈也会受冻死亡。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还切断了茎秆向籽粒传输养料的通道,灌浆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减产。
初霜冻出现时,如果作物已经成熟收获,即使再严重也不会造成损失,而我国北方地区常因初霜冻出现早,秋收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就遭受霜冻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霜冻通常是指植物生长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株表面以及近地面气层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至O℃以下,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一种低温灾害。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因为低温使植物体内水分结冰,从而使作物的某些器官受到损伤,严重的能使作物死亡。霜冻后气温回升较慢时,对作物危害较轻;如果天气晴朗,气温回升剧烈,会造成尚未冻死的植物枯萎,甚至引起死亡,对农作物危害很大。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与霜冻强度以及霜冻的持续时间有关,同时也与作物的种类、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关系。不同农作物以及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耐寒能力都不一样,如春小麦、豆类、油料作物等耐寒能力差。对同一种农作物来说,耐寒能力与其生长发育阶段有关。通常,作物在开花阶段耐寒能力差。在生产中我们应区别不同的作物和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了解其耐寒能力的强弱,采取适当防霜冻措施,以减轻或克服霜冻带来的危害。
我国北方地区,秋收作物灌浆期遭受霜冻,易造成严重减产并使作物品质下降。黄河以南冬小麦拔节后遇霜冻,主茎和大分蘖会被冻死,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春小麦抽穗开花遇霜冻会降低结实率影响产量,棉苗出土时遇霜冻会大量死苗,未吐絮棉桃遇霜冻会使棉绒变黄,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在华南地区,霜冻会使冬养麦、冬甘薯及部分热带作物,甚至冻死。北方春霜冻易使梨、苹果、桃等果树受冻影响开花,造成果树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