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肉质肥厚,朵形完整,得气浓郁,滋味鲜美的特点,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喜爱,花菇如何高产也是菜农朋友们所关心的。
一、控温 培育花菇的适宜温度为5~15℃,以8~12℃。隆冬气温在10℃左右时,十分适宜花菇生产。气温低时,白天可以揭开菇棚上部分遮盖物增温,夜间重新盖严保温。
二、降湿 在一般情况下,花菇的形成是香菇长到一定的时候遇上北风,气候干燥,菌盖迅速失水开裂而形成的。因此,当香菇长到7~8成熟菌盖刚卷成铜锣边时,便对菇木断水,并将菇木朝北向东悬空架起,使菇木两头不着地,不再吸收水份。如遇上阴雨天气,就盖上尼龙薄膜,不使菇木受到雨淋再增加水份。这样,菇木湿度迅速下降到50~60%以下,在3~4天内菌盖就明显呈现出菊花状或龟甲状裂纹花斑,即形成花菇。
三、引光 菇蕾发育成球形时,将棚顶遮盖物揭去一部分,增加棚内光照,抑制菇盖皮层发育。
四、调水 培育料含水量以55%为宜,含水量不足时留意补充水份。入春后雨水多,留意排除菇棚内积水。空间湿度大不利于花菇形成,应加强透风。
五、温差刺激 花菇的形成离不开变温条件的刺激,大部分香菇品种在子实体生长期每天若有8~10℃以上的温差刺激时,则出菇粗壮、朵大肉厚,这就为花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控制温度的同时,白天揭开菌木覆盖物,让太阳照晒,增加日间气温,这样就人为地增大了日夜温差。
花菇是香菇中品质的一种,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所以我们要提高花菇的产量。
一、控温 培育花菇的适宜温度为5~15℃,以8~12℃。隆冬气温在10℃左右时,十分适宜花菇生产。气温低时,白天可以揭开菇棚上部分遮盖物增温,夜间重新盖严保温。
二、降湿 在一般情况下,花菇的形成是香菇长到一定的时候遇上北风,气候干燥,菌盖迅速失水开裂而形成的。因此,当香菇长到7~8成熟菌盖刚卷成铜锣边时,便对菇木断水,并将菇木朝北向东悬空架起,使菇木两头不着地,不再吸收水份。如遇上阴雨天气,就盖上尼龙薄膜,不使菇木受到雨淋再增加水份。这样,菇木湿度迅速下降到50~60%以下,在3~4天内菌盖就明显呈现出菊花状或龟甲状裂纹花斑,即形成花菇。
三、引光 菇蕾发育成球形时,将棚顶遮盖物揭去一部分,增加棚内光照,抑制菇盖皮层发育。
四、调水 培育料含水量以55%为宜,含水量不足时留意补充水份。入春后雨水多,留意排除菇棚内积水。空间湿度大不利于花菇形成,应加强透风。
五、温差刺激 花菇的形成离不开变温条件的刺激,大部分香菇品种在子实体生长期每天若有8~10℃以上的温差刺激时,则出菇粗壮、朵大肉厚,这就为花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控制温度的同时,白天揭开菌木覆盖物,让太阳照晒,增加日间气温,这样就人为地增大了日夜温差。
一、产生花菇的物质要素
1.菌株要求。由于生物特性决定,有的菌株一旦条件合适就会产生花菇,而有的菌株则不然,所以,菌株必须经过脱毒处理,耐低温、耐干旱,单生菇比例高,则易产生花菇。
2.基料要求。要求木屑为硬质阔叶树种,基料营养全面、平衡,含水率偏低,基料颗粒稍大。
3.菌棒要求。要求接种点均匀、布局合理;发菌温度适宜,菌丝后熟充分,转色理想,无病虫害。
二、产生花菇的管理要素
1.调控温度。产生花菇的适温度为5℃~12℃,初始阶段稍高,菇蕾表面形成龟裂后,即将温度调低进行“蹲蕾”,目的是使之充分长厚,即所谓“横向发展”。待菌盖长至直径2厘米以上时,适当保温至12℃左右,使之加快生长。菌盖直径达到5厘米时,继续调控低温,保持在5℃~9℃,使菌盖在加厚的同时,很缓慢地长大。当菌盖直径长至6~8厘米即可转入待收获阶段。该项管理,一般前期催花阶段应调高温度、降低湿度,后期生长阶段可以通过揭盖菇棚上的遮盖物等手段实现,尤其催花阶段,如采用大棚水温空调器进行调控,效果更佳。
2.调控水分。催蕾阶段的空气湿度应在80%以下,一旦现蕾,即严格调低至50%以下,以便“催花”。香菇表皮裂开后的生长阶段,基本保持该湿度,即使后期的待采收阶段,也不要高于70%的空气相对湿度。
3.通风。催蕾阶段的通风没有要求,常规即可。催花阶段,应加强通风管理,尤其低温季节的“干硬冷风”,更是有利于开花。花菇幼菇的生长阶段,保持2~3级的风力,可有效保持花菇的正常生长。但在初春季节,一般自然风干燥而且较大,对于脱袋栽培的菌棒而言,菌棒的失水不利于产量的保障,因此,应加以适当的遮挡,比如挂草苫等措施便可很好地解决。
4.调控光照。不包括催蕾阶段,花菇的生长阶段自始至终要求良好的日照条件,尤其冬季气温低时。良好的日光照射(一般每日应有6小时以上),可以很好地保持花菇花纹的加宽和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