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以下三种: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虽然目前没有黄矮病和丛矮病免疫品种,但品种之间抗病毒病有差异。另一方面,病毒不易检测,虫传范围又广,采取其它应急的防治措施比较困难。因此在综合防治中,选用抗耐病品种是一项基本措施尤为重要。
2、农业栽培措施:田间杂草,许多杂草是飞虱、叶弹、蚜虫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田边、渠旁杂草也有防病效果。另外要及时灌水、平衡施肥等。
3、化学防治:由于苗期和秋季侵染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春季侵染,应注意拌种措施和喷药措施相结合。(1)灭虫防治:吡哆啉、灭蚜松播前拌种;生长期间喷雾防治,主要有抗蚜威,锐劲特和菊酯类;(2)喷吗啉胍,增抗剂、病毒啉等新型药剂。
(1)鉴定选育抗、耐病品种一些农家品种有较好的抗耐病性,因地制宜地选择近年选育出的抗耐病品种。
(2)治蚜防病及时防治蚜虫是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拌种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麦种50kg,也可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逐步取代甲拌磷。喷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菊酯或敌杀死、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喷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每667m^2/1.5kg,抗蚜威每667m^2/4~6g。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减少越冬虫源。
(3)在发病初期可用生物农药2%条缩康(武夷菌素)每亩50毫升防治。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消灭田间及附近杂草。冬麦区适期迟播,春麦区适当早播,确定合理密度,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5)冬小麦采用地膜覆盖,防病效果明显。
(1)小麦品种间对病毒的抗性差异是明显的,不同程度耐受病毒的品种也较多。另一方面,病毒不易检测,虫传范围又广,采取其它应急的防治措施比较困难。因此在综合防治中,选用抗耐病品种是一项基本措施。对土壤传播的几种病毒病,选种抗耐病品种尤为重要。
(2)种子包衣:对黄矮病、丛矮病、红矮病等虫传病毒病,只要控制其传播途径,就能有效地防治病害,每亩用格猛或越众30ml拌种可有效防治小麦蚜虫。
(3)防治传毒昆虫可选择:在小麦出苗后和拔节期每亩可以用功瑞30ml进行叶面喷雾。
(4)发病前期可用小叶灵40g+好鲜收15ml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天连续2-3次。
(5)农业防治措施,如改良轮作制度、作物合理布局、调节播种期和其它栽培管理措施等都是重要的防治手段。小麦黄矮病发生区要减少糜子种植面积或集中种植,注意治蚜。因为糜子是麦蚜与小麦黄矮病毒越夏的重要寄主。对上述几种病毒病,适当推迟播种期均能减少发病数量。许多杂草是飞虱、叶弹、蚜虫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田边、渠旁杂草也有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