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预防蔬菜病毒病造成的危害?

2013-08-09 10:07 3456.TV商机咨询

夏季蔬菜容易发生病毒害,由于温度比较高,病毒害非常容易发生。因此做好夏季蔬菜病毒病的预防,对确保蔬菜生产和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蔬菜病虫害

种子处理

    种子带菌是作物病毒病重要来源,如种子带菌,作物苗期即会发病受害,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播种前要注意做好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20分钟,以钝化种子上的病菌活力。

苗期管理

    加强蔬菜苗期管理是预防病毒病的关键。一是要注意采取防虫措施,例如定期使用杀虫剂及银灰薄膜避蚜等,减少害虫传毒机会。二是适当采取遮阴措施,如使用遮阳网等进行遮阴,以避免苗床高温。

化学防治

    在蔬菜病毒病发生始期,喷施防治病毒类的药剂,可选择83增抗剂、病毒A、病毒必克等兑水喷雾防治。成株期蔬菜应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株,以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

病毒病在各种蔬菜上均可发生,尤以露地蔬菜发生普遍、程度也较重。症状上有多种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叶片花叶、条斑、皱缩,果实畸形,植株矮化、丛生等,田间一般较易识别。但如果表现出发病症状后再进行防治一般效果较差。为此必须做好蔬菜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增强植株抗性,选择抗病品种

这是很多菜农朋友容易忽视的一点,大家总是认为,防治病害就要用药,但是对于蔬菜病毒病来说,增强植株抗性应该放在位置,这一举措可以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叶面喷施增强抗性的调理剂,甲壳素、芸苔素类,经过试验一些生物茵直接可以明显增强植株抗性,预防病毒病。

这一点与我们人类的病毒病性感冒有相同之处,只要我们自身身体健壮,抵抗力强,感冒的几率就小。这就是我们有的人容易感冒,而有的人却不感冒的道理。

并发症时药剂混配效果好

大田病毒病容易混发细菌,容易出现并发症,比较难防治这也是大家不明确的一个方面,如蔬菜条斑病毒病经常混发细菌,在防治时候要注意病毒药剂与细菌药剂混配效果好。

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在病毒病防治中,有些类型的病毒病发生与植株营养元素的缺乏有关。如例黄化病毒、蕨叶病毒类与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所以在防治中要增施对应的微量元素。

注意用药疗程

蔬菜病毒病属于系统性病害,需要选择高内吸性的药剂,但是当前市场上的药剂很难满足生产上的需求,所以只能选择一个用药周期来满足。如果病毒病发病严重,建议连续用3遍药,每间隔5至7天一遍,同时尽量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以防治效果。

减少人为制造出伤口

蔬菜的病毒病大多通过伤口侵入,故田问农事操作是造成温室病毒病大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例如吊绳、摘果、摘叶等,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动作要轻,尽可能避免制造出伤口。如有发病植株做好标记,活做完后管理,直接拔除带出棚外。

不宜在近棚室内外种植易感染的蔬菜品种

菜农习惯在棚室前后种植大量无关蔬菜,以方便家庭食用,例如番瓜(吊瓜)等,或者在棚室内种植容易感病毒病的其他蔬菜,比如种植黄瓜的温室内种了几株辣椒,都能容易造成病毒病大发生。

抓住预防适期,及时做好预防

生产的实践证明,苗期以及生长前中期都是病毒病的容易发病阶段,所以要提起预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种植抗病毒品种

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抗病毒品种蔬菜。如早春反季节栽培大白菜、萝卜等,应选择早熟、抗抽薹能力强,抗病性强,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的春白菜、春萝卜类型;夏季栽培的大白菜、萝卜应选择耐热、抗病毒病和其他主要病害能力强的专用品种,而且应注意控制播种期。早春栽培花椰菜应选择中熟或晚熟的春季生态型品种,如果选择早熟品种就会出现“早花”现象;秋季宜选择早熟的秋生态型品种,如果选择春生态品种就会造成花球出现晚,甚至不出花球。

收获时病株根系

在蔬菜采收时,要将植株拔出干净,不要让大量根系留在土壤中。在拔园之前要先将土壤浇水,二三天后再将植株拔出,否则会有大量根系残留在土壤中。因为病毒病属于系统病害,根系中可能病毒病菌源存在,虽然病毒病不是通过土壤传播。

一、改变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预防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1.轮作套种采用不同作物和品种的轮作和套种,可以减少病原积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植物病毒的寄主较多,野生的、栽培的都有。如黄瓜花叶病毒可以在田间多种杂草上越冬,以后再由蚜虫传到番茄、青椒等蔬菜上;白菜孤丁病毒(芙青花叶病毒)的寄主有许多十字花科杂草和蔬菜,如甘蓝、萝卜等,因此铲除田间地头杂草就成为减少毒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对白菜田的耕作制度也要注意,前茬不能是甘蓝、萝卜,否则病害发生重,还要注意白菜不要与甘蓝、萝卜邻作。

2.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期的选择对病毒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如大白菜苗期

(六叶期)易感染孤丁病,此时如遇有翅蚜迁飞高峰,病害就会严重发生。因此要使大白菜苗期避开有翅蚜迁飞高峰,而又不影响大白菜生长,就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3.加强苗期管理苗床和苗期的管理对预防和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因为苗床上的病株,可能成为大田发病的重要毒源。因此,要尽力幼苗不生病或少生病,可采取提前喷施生物性保护制剂等措施。蚜虫对银灰色有忌避作用,也可以利用银灰色塑膜驱走苗床上的蚜虫,如防治大白菜孤丁病可以在苗床上架起银灰色塑膜网眼育苗,以驱走蚜虫。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毒病的能力,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拔除病株以除掉毒源,及时治虫防病,也能减轻病害。

二、种植抗、耐病品种

采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防治和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多数抗病品种可以抵抗病毒复制和扩散,有些蔬菜可以抗传毒介体,如甜瓜、番茄、马铃薯、甜菜等蔬菜的抗蚜品种,由于蚜虫不喜欢这些品种,传毒几率大大降低。

三、防治传毒介体

大多数植物病毒病是通过介体传染的,因此,防治传毒介体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介体传播的病毒,往往还有其他传染途径,如蚜虫非持久性传播的病毒,蚜虫短时间的取食即可使植物获毒,所以防治介体传毒比较困难。防治传毒介体的方法,包括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物理诱杀和驱避等多种措施。

四、消灭病毒的侵染源

病毒的侵染源主要是种子、繁殖材料、带毒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

带病毒的种子是引起病毒病发生的重要毒源,特别是豆科、葫芦科和菊科植物的种

子带毒较多。避免种子带毒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无病株留种,也可以对可能带毒的种子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然后洗净即可。另外还可以用热力对种子消毒。带毒的繁殖材料主要是一些无性繁殖的植物材料,有块根、块茎、鳞茎、插条、接穗、砧木、种苗等。防止繁殖材料带毒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无病繁殖材料基地获得不带病毒的繁殖材料。

2.热力脱毒带毒繁殖材料用湿热蒸汽高温处理脱去部分或全部病毒。

3.茎尖组培脱毒由于病毒一般不进入植物的生长点部分,所以生长点没有病毒或病毒很少。可以把生长点0.1--0.2mm的部分切下,进行组织培养,大量供应种苗。

五、病毒疫苗的应用

用人工诱变获得致病力较弱的病毒株系,叫弱毒疫苗。由于病毒株系间的干扰作用,弱毒株侵染植物后,能干扰强毒株的侵染,使之不表现症状或症状减轻,达到控制强病毒株系对植物的危害。如用弱毒株N14等防治TMV引起的番茄、辣椒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六、生物农药防治

化学防治也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之一,但由于化学药剂往往对植物有药害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使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天然抗病毒生物农药有的已产品化,应大力提倡使用。但生物源抗病毒农药的作用特点与化学农药有很大不同,只有了解其作用特点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生物源农药有植物性农药、农用和其他生防制剂,按其作用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保护膜型在美国等地使用脱脂牛奶,可作为这种作用机制的代表。它们在植物叶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于植物表面,减少病毒感受点,对由机械摩擦传染和蚜虫传染的植物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类型的农药,一定要在植物感病前喷施,才能起到防治作用,所以要在苗期就开始,每隔一定时间使用一次。如等到病毒已经入侵到植物体内,则不会有效果。

2.钝化病毒作用于病毒粒子,使其暂时或钝化,失去侵染能力。如从商陆汁液中提取的蛋白质PAP,可以和TMV结合,降低其侵染活性。某些五羟基黄酮类似物可以与病毒粒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减弱病毒外壳蛋白亚基间的结合,使RNA暴露,破坏病毒粒子的完整性,从而降低病毒的侵染。这种类型的制剂,兼有保护和一定的作用,也在植物感病前喷施,以发挥其功效。属于这类型的生物农药制剂有抗毒丰、NS83增抗剂等。

3.抑制病毒在寄主植物中的复制和扩散植物病毒在寄主内的复制和扩散主要分为脱壳、病毒核酸复制、病毒蛋白合成、病毒装配和寄主体内长距离运输等几个环节,对其中某些环节的抑制可以防止病毒的增殖,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这类抗病毒制剂对病毒病有较好的作用,可以在植物发病初期使用,但此类农药目前较少,且多为化学合成农药。

4.诱导抗性某些植物在受到病毒侵染和抗病毒剂激发后能在植物体内产生一些抗病毒物质。在受TMV侵染的心叶烟中产生一种具有抗病毒能力的含磷糖蛋白,被称为抗病毒因子,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一些诱导剂能诱导抗病毒因子的产生,如用酵母RNA注射到心叶烟中,可诱导产生抗病毒因子,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水杨酸、草酸等可以诱导植物中过氧化物等一些酶的活力增强,从而增强植物抗病毒的能力。

5.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生长,抑制症状表达有些抗病毒药剂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如赤霉素、芸薹素等一些激素对番茄、辣椒、西瓜等蔬菜病毒有明显的疗效,喷施后表现花叶、卷叶的植物可以恢复,新叶完全展开。另外一些植物性抗病毒剂在喷施后对促进植物生长的一些内源激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寄主植物中病毒含量并未降低,却可以通过维持植株中叶绿体含量而抑制病毒症状的产生。

总之,生物农药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保持对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可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抗病毒生物农药来源于动植物或微生物,对植物药害小、副作用小,低残留,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应大力提倡各种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病毒病发生的原因:

1、缺锌诱发病毒病发生;

2、刺吸式口器昆虫的传毒。

病毒病发生规律:

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常与蔬菜活体共存亡,它只能在活的植物体内过寄生生活,并复制自己,不能吸收利用死的物质,寄主植物死亡、分解,病毒也会随之钝化或死亡。所以绝大多数蔬菜病毒病不会由残体传播,故已发生病毒病的大棚,再种菜时不必顾虑病毒病会通过残体和土壤传播到下一茬蔬菜上,可照栽不误。蔬菜种子内部带有病毒的可能性极小,因种子的生理构造可以起屏蔽作用。

蔬菜病毒病防治步骤:

1、防虫:控制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危害;

2、补锌: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3、关键时间喷施病毒钝化剂。

病毒病防治措施:

1、补佳园锌+叶佳美提高抗病能力,诱导植株产生抗病基因;

增强植株抗性,选择抗病品种

这是很多菜农朋友容易忽视的一点,大家总是认为,防治病害就要用药,但是对于蔬菜病毒病来说,增强植株抗性应该放在位置,这一举措可以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叶面喷施增强抗性的调理剂,甲壳素、芸苔素类,经过试验一些生物茵直接可以明显增强植株抗性,预防病毒病。这一点与我们人类的病毒病性感冒有相同之处,只要我们自身身体健壮,抵抗力强,感冒的几率就小。这就是我们有的人容易感冒,而有的人却不感冒的道理。

并发症时药剂混配效果好

大田病毒病容易混发细菌,容易出现并发症,比较难防治这也是大家不明确的一个方面,如蔬菜条斑病毒病经常混发细菌,在防治时候要注意病毒药剂与细菌药剂混配效果好。

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在病毒病防治中,有些类型的病毒病发生与植株营养元素的缺乏有关。如例黄化病毒、蕨叶病毒类与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所以在防治中要增施对应的微量元素。

注意用药疗程

蔬菜病毒病属于系统性病害,需要选择高内吸性的药剂,但是当前市场上的药剂很难满足生产上的需求,所以只能选择一个用药周期来满足。如果病毒病发病严重,建议连续用3遍药,每间隔5至7天一遍,同时尽量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以防治效果。

减少人为制造出伤口

蔬菜的病毒病大多通过伤口侵入,故田问农事操作是造成温室病毒病大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例如吊绳、摘果、摘叶等,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动作要轻,尽可能避免制造出伤口。如有发病植株做好标记,活做完后管理,直接拔除带出棚外。

不宜在近棚室内外种植易感染的蔬菜品种

菜农习惯在棚室前后种植大量无关蔬菜,以方便家庭食用,例如番瓜(吊瓜)等,或者在棚室内种植容易感病毒病的其他蔬菜,比如种植黄瓜的温室内种了几株辣椒,都能容易造成病毒病大发生。

抓住预防适期,及时做好预防

生产的实践证明,苗期以及生长前中期都是病毒病的容易发病阶段,所以要提起预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种植抗病毒品种

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抗病毒品种蔬菜。如早春反季节栽培大白菜、萝卜等,应选择早熟、抗抽薹能力强,抗病性强,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的春白菜、春萝卜类型;夏季栽培的大白菜、萝卜应选择耐热、抗病毒病和其他主要病害能力强的专用品种,而且应注意控制播种期。早春栽培花椰菜应选择中熟或晚熟的春季生态型品种,如果选择早熟品种就会出现“早花”现象;秋季宜选择早熟的秋生态型品种,如果选择春生态品种就会造成花球出现晚,甚至不出花球。

收获时病株根系

在蔬菜采收时,要将植株拔出干净,不要让大量根系留在土壤中。在拔园之前要先将土壤浇水,二三天后再将植株拔出,否则会有大量根系残留在土壤中。因为病毒病属于系统病害,根系中可能病毒病菌源存在,虽然病毒病不是通过土壤传播。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