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芦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的重要作物。在种植芦笋的过程中,会发生芦笋茎腐病,芦笋茎腐病主要危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即可能受侵害,幼茎出现水渍状不定形病斑,绕茎扩展,致茎组织崩解、腐烂,终致幼笋枯死。发病轻的即使不枯死,其生势大减,地上部茎叶衰弱,幼茎细弱,产量低。芦笋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1、在本病常发生的地区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统,有条件可采用滴灌,严防大水浸灌,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土质粘重地应掺沙或增施有机肥等逐步改土,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根系活力。低洼潮湿地采用高畦深沟栽培,并挖环田沟、十字沟等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
2、幼笋抽生期加强喷药保护。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采取喷淋结合的办法,喷淋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粉(600~8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3~4次,隔5~1O 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施用,喷透淋足,对初发少量轻病株,还可采用幼茎涂药浆(上述药剂的50倍液),或混面粉配成药浆涂茎,或加灌药的办法控制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