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花。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月季霜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月季霜霉病的症状
霜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从月季叶片的气孔侵入植株体,菌丝体首先侵入细胞间隙和细胞膜之间,并形成吸器插入细胞内吸收营养。发病初期一般表现在新梢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时在叶片上产生黄灰色或暗紫色的不定形水侵状病斑,不久就变成灰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其症状很像药害。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具有病斑的叶片背面会产生白色的霉状菌丝。此时叶片很容易脱落,腋芽和花梗部位发生变形,并且与叶片一样出现病斑。危害严重时新梢的基部会出现裂口,采取夏季剪枝后会引起生育不良或沿切口向下枯死。叶片的发病症状与黄瓜霜霉病一样,在叶脉之间出现清晰的紫裼色病斑。
霜霉病菌的孢子发芽温度范围为1—25℃,适温度为18℃,高于21℃时发芽率降低,26℃以上就完全不能发芽。26℃ 处理24h孢子会死亡。病原孢子从叶片背面的气孔侵入,入侵时需要水滴的存在,而且侵染过程至少需要3h左右。孢子侵入气孔后,在温度为10—25℃,湿度为的情况下,经过18h开始形成新的孢子。而新孢子的传播必须在10— 25℃ 温度,空气湿度达到,叶片上有水滴存在3h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月季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霜霉病主要防治方法是从环境管理上下工夫,比如避免低温、高湿、换气不良等。月季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空气湿度和叶片上出现的水滴,而植株叶片边缘的溢液(水滴)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室内空气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通常在叶缘的滞留时间较短,会很快蒸发掉。但是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溢液在叶缘的滞留时间就会延长,给病原菌造成侵染的机会。所以对于霜霉病的预防,应该在如何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上下工夫。
采用科学的浇水方法并控制有效的浇水量,避免大水漫灌。在夜间将天窗适当打开换气,尽可能降低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