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2014-05-27 10:12 3456.TV植保技术

蝼蛄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春季危害作物种子,咬食幼果、嫩茎,造成缺苗断垄等现象,对种植的作物有一定的危害,今天小编带您了解下蝼蛄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蝼蛄发生规律
    蝼蛄生活史比较长,华北蝼蛄在河南需3年完成一代,非洲蝼蛄需2年。均以成、若虫在50~7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翌春活动为害。5~7月份成虫交尾产卵。卵集中产于地下10~40厘米的卵室内。成虫产卵期30~120天,每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100~300粒,多可产500余粒。卵期15~25天。 蝼蛄的活动受气温的影响呈现季节性变化,11~12月份为冬季休眠阶段,3~4月为春季苏醒阶段,4月中旬~6月中旬我出窝迁移为害猖獗阶段,6月下旬~8月下旬为越夏产卵阶段,9月上旬~11月上旬 是秋季再为害高峰。 土壤湿度对蝼蛄的活动也有影响,土壤干旱活动就差,一般10~20厘米表土湿度在18~27%时活动盛。 蝼蛄具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或电灯趋性强,对生马粪也有趋性,对香甜味也很喜爱。这些习性为防治提供了依据。


    蝼蛄的防治方法
    1、毒饵诱杀:把100公斤麦麸或磨碎的豆饼炒香后,用90%敌百虫晶体1公斤,加水30公斤,拌匀,稍闷片刻即成毒饵。按每亩用毒饵2~3公斤施于地表,如先浇灌后撒毒饵,效果更好,也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
    2、药剂处理土壤:在蝼蛄及其它地下害虫发生量大的田块或年份,亩用40%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乳油200~250克,结合浇水,施入土中,防效良好。
   3、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电灯或堆火,在天气闷热或将要下雨的夜晚设置,以晚上8~10时诱杀效果。


    春秋季深耕细耙,加之跟犁拾虫,不仅直接杀死蝼蛄,且破坏其洞穴,消灭卵及低龄幼虫。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对蝼蛄的引诱,以免集中为害。
    近年来,我国常见的是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看过小编的分享后,您是不是对蝼蛄又多了一些了解呢?希望小编分享的蝼蛄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