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麦田金针虫为
小麦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部分地块发生严重,种麦时需注意防治。
一、形态特征
金针虫成虫体长16--17毫米,浓栗色,全身密生黄色细毛。雌虫前胸背板呈半球形隆起。 卵椭圆形,长约0.7毫米,乳白色。幼虫体长20--30毫米,黄色,有光泽,体背中央有一纵沟,尾节深褐色,末端有二分叉。
二、危害特点及危害症状
金针虫每3年完成1代,以成虫及不同龄期幼虫越冬。主要为害小麦、
玉米、高粱、谷子、甘薯、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虫可咬断刚出土的小麦幼苗,也可进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幼虫在于3月初开始活动,4月间为害盛期,夏季气温高,金针虫向深土层移动,停止为害。秋季气温降低,小麦播种后又为害幼苗。
三、金针虫为害呈扩大趋势的原因
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推广,秸秆还田面积大不断增大,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确实有一定的益处,但也给地下害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特别是那些不精耕细作的地块,更易遭受地下害虫为害。土壤处理面积小。农民对金针虫发生条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能从源头上进行防治。
四、防治措施
1、 精细整地,粗耕细耙,杀伤虫源。
2 、浇水可减轻金针虫为害。当土壤湿度达到35% ~ 40% 时,金针虫即停止为害,下潜到15 ~ 30 cm深的土层中。在早春小麦拔节后,气温回升,金针虫开始活动并为害小麦的基部节间,此时小麦生长需水时期,因此及时进行浇水,可起到既防虫又促进小麦高产的效果。
3、化学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毫升,兑水拌麦种200 kg。②毒土、毒饵治虫。毒土可用 20%甲基异柳磷乳油0.2 kg拌细土25 kg,播前撒入土壤;秋苗可撒施毒饵可用75 kg麦麸炒香后加水35 ~ 40 kg拌50%辛硫磷乳油 0.5 kg,在黄昏时撒在田间麦行,利用地下害虫昼伏夜出的习性,将其杀死。在小麦返青期,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混干细土50千克,配成毒土,在麦垄旁开沟均匀施入,或顺垄撒施,然后浇水锄划,可有效防治沟金针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