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蕨类植物,满江红科。满江红植物体小,三角形,飘浮水面,根丛生。今天火爆农资给大家讲一下满江红的形态特征。
满江红的形态特征
满江红是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
满江红成株浮水生小型蕨类,植株卵状三角形,直径约1厘米;根状茎横走、纤细、羽状分枝;须根沉水,有成束的毛状侧根;叶小,长约l毫米,覆瓦状,每叶2裂,上裂片浮水面,广卵形或近长方形,肉质,幼时绿色,秋冬时转为红紫色,下裂片沉水中,透明膜质。
小型漂浮植物。植物体呈卵形或三角状,根状茎细长横走,侧枝腋生,假二歧分枝,向下生须根。叶小如芝麻,互生,无柄,覆瓦状排列成两行,叶片深裂分为背裂片和腹裂片两部份,背裂片长圆形或卵形,肉质,绿色,但在秋后常变为紫红色,边缘无色透明,上表面密被乳状瘤突,下表面中部略凹陷,基部肥厚形成共生腔;腹裂片贝壳状,无色透明,多少饰有淡紫红色,斜沉水中。
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
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繁殖很快,生于水田或湖沼中,我国东南和西南部均普遍分布。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供药用。常与有固氮作用的项圈藻共生,为优良的绿肥。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满江红的生态习性
满江红是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它是蕨类中能与可固定空气氮素的蓝藻共生的种类。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满江红的形态特征的一些详细情况,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满江红形态特征的信息,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