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育期,要掌握好其生长瑰丽,现将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几种杂菌介绍如下:
曲霉。常见的有黑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它们在食用菌生长环境中广泛存在,极易对食用菌造成污染。这类杂菌开始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色或黄色。杂菌孢子生在辐射状的分生孢子梗上,侵入食用菌培养料后,除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水分外,还能分泌多种毒素抑制食用菌的生长,严重时可造成食用菌生产全部废弃,必须加强防治。除用
多菌灵、井冈霉素、宁南霉素进行培养料及周边环境的严格外,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下,培养料湿度适宜时,可避免此菌的发生与危害。
绿色木霉。又称绿霉、木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杂菌,属半知菌木霉,几乎能危害所有的食用菌。感染杂菌后培养料初期产生白色纤细致密菌丝,逐渐形成无定形菌落,以后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产生分生孢子,使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蓝色霉层。菌落扩展很快,尤以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几天内木霉菌落可遍布整个料面。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料面可在短时间内变成一片绿色,孢子飞扬,周边棚墙上也会附着大量木霉孢子,给以后生产留下隐患,会造成培养基质大量报废,菌袋成品率下降,栽培场所环境污染,常会导致停产。在生产中,防除木霉,应注意对周边环境做好工作,并做好培养基质的。目前发现,用多菌灵防治木霉菌已产生抗性,对分生孢子萌发失去抑制作用,可改用菇丰(30%百·福可湿性粉剂)对培养基质,效果较好。
根霉和毛霉。这类杂菌主要发生在培育初期,它们的形态和生理要求基本相似。菌丝疏松呈白色或灰白色,纤细而长,俗称长毛菌,在湿度适宜的环境里生长迅速。发生后,两天内在菌丝顶端就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颗粒,即孢子囊。这类杂菌具有很强的分解淀粉的能力,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水分。防治时,注意培养料不能过湿,培养室内要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不要过大,棉塞不要受潮。
青霉。这是在生产中发现比较普通的一种杂菌,菌丝初为白色,分生孢子着生在从菌丝长出的孢子梗分枝的顶端,颜色一片青绿,在湿度高、通气差的环境里极易快速生长,与食用菌争夺养料和水分,还分泌各种毒素抑制食用菌的生长。防治时,可用1%石灰水加1%多菌灵液拌料;点片发生于表面时,除掉霉点、覆盖石灰,或用烧红的铁器将霉菌烫死。若青霉菌已深入培养基质内部,应将侵染部位及四周的培养料挖出深埋或烧毁。
链孢霉。菌丝如棉絮状,上挂成串链状孢子,粉红或桔黄色,一般在高温(25℃~30℃)条件下极易发生。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危害大,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否则会造成极大损失。应抓好培养料的防潮防霉,使用前在阳光下曝晒4~5小时,以杀死霉菌;菌种(母种、原种、栽培种)要纯,不能混用杂菌;播种用具及操作人员手、工作服应严格;培养室要彻底,其可选用扑菌特、适乐时、爱苗、福腐等药剂,在400倍液浓度下,对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菇床可选用线克100倍、200倍液,适乐时1600倍、3200倍,扑菌特400倍液处理覆土,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