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酮的防治对象 使用方法 和吡虫啉能混用吗

2020-05-07 09:31 3456.TV植保技术

噻嗪酮属于噻二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型低毒仿生杀虫剂,下面重点给大家介绍噻嗪酮的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噻嗪酮和吡虫啉能混用吗。

噻嗪酮防治对象

柑橘: 红圆蚧、失尖介、桔粉蚧、嗜橘粉蚧、长尾粉蚧、叶蝉、柑橘木虱

水稻: 稻飞虱

番茄: 粉虱

茶: 茶小绿叶蝉

芒果: 芒果蚧壳虫

番荔枝: 粉蚧科、蚧科、盾蚧科、绒蚧科

百香果: 蚧科、盾蚧科、绒蚧科

葡萄: 长尾粉蚧、暗色粉蚧

梨: 长尾粉蚧、暗色粉蚧

苹果: 蚧科、盾蚧科、绒蚧科

柿子: 粉蚧科、蚧科、盾蚧科、绒蚧科

噻嗪酮的使用方法:

1.蔬菜害虫防治白粉虱,用10%噻嗪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2.5%联苯菊酯乳油5000倍液混配喷施。

防治小绿叶蝉、棉叶蝉,用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1000倍液喷雾。

防治烟粉虱,用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1500倍液喷雾。

防治长绿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用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2000倍液喷雾。

防治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用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2000倍液喷雾。

防治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用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2.果树害虫防治柑橘矢尖蚧等蚧壳虫、白粉虱,用25%噻嗪酮悬浮剂(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37%噻嗪酮悬浮剂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矢尖蚧等蚧壳虫时,在害虫出蛰前或若虫发生初期进行喷药,每代喷药1次即可。防治白粉虱时,从白粉虱发生初盛期开始喷药,15天左右1次,连喷2次,重点喷洒叶片背面。

防治桃、李、杏树桑白蚧等蚧壳虫、小绿叶蝉,用25%噻嗪酮悬浮剂(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37%噻嗪酮悬浮剂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桑白蚧等蚧壳虫时,在若虫孵化后至低龄若虫期及时喷药,每代喷药1次即可。防治小绿叶蝉时,在害虫发生初盛期或叶片正面出现较多黄绿色小点时及时喷药,15天左右1次,连喷2次,重点喷洒叶片背面。

3.水稻害虫防治水稻白背飞虱、叶蝉类:在主害代低龄若虫始盛期喷药1次。每亩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

防治水稻褐飞虱,在主要发生世代及其前一代的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盛发期各喷药1次,可有效控制其为害。每亩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8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重点喷植株中、下部。

4.茶树害虫防治茶树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瘿螨时,在茶叶非采摘期、害虫低龄期用药,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均匀喷雾。

噻嗪酮和吡虫啉能混用吗?

可以,两种农药都是针对刺吸式害虫的。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杀虫剂,具有广谱、、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噻嗪酮,又称扑虱灵,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作为农田杀虫剂大面积的喷洒, 可造成土壤的直接污染, 并对水体也造成一定的污染, 长期使用能造成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

噻嗪酮的相关信息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资的新消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信息。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