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玉米重大病虫害农药防治技巧

2011-03-17 09:06 3456.TV植保技术
    2011年玉米重大病虫害农药防治技巧简介如下:
    玉米螟:黄淮海流域夏玉米区进行秸秆还田,北方春玉米区于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降低玉米螟越冬幼虫基数。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使用性诱剂诱杀,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在玉米螟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卵孵化率达到30%时喷洒Bt制剂。心叶末期撒施Bt或辛硫磷颗粒剂灌心,或使用氯氟氰菊酯喷雾,西北和华北北部可用杀虫单兑水灌心。玉米授粉后剪去果穗顶部花丝和苞叶,可用敌敌畏滴灌花丝。可推广高杆喷雾器喷洒Bt制剂防治玉米螟技术。
  玉米大、小斑病:选用抗病品种。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病株残体翻入土壤,用秸杆沤肥时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后再用,未经处理的秸杆要用泥封起来。适时早播,重病区实行秋翻和轮作,东北、西南地区提倡玉米与矮秆作物,如花生、豆类间作。增施基肥,适时分批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通透度,降低发病程度或推迟发生期。在心叶至抽丝期的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视发病情况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玉米叶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水旱轮作,及时除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叶螨点片发生时,应立即进行防治,可选用阿维菌素、炔螨特、哒螨灵等喷雾或相互进行合理混配喷施,同时加入1%尿素水,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可推广高杆喷雾器或烟雾机治螨技术。
  玉米病毒病:包括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和玉米粗缩病毒病两种。可用70%吡虫啉拌种或70%吡虫啉与40%甲基异柳磷合剂拌种。东北、华北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发生区,抓好传毒媒介蚜虫的早期防治,重点防治制种田,在发生初期可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视发生情况掌握喷药次数,一般7-10天喷一次。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实施化学除草,消灭粗缩病毒病传毒媒介灰飞虱栖息地。玉米齐苗期可用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防治,同时可加入抗病毒制剂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的能力。对早期发病植株要及时拔出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消灭早期毒源株。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