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但是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玉米圆斑病的侵害。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从玉米圆斑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入手,为大家介绍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玉米圆斑病症状及危害
玉米圆斑病主要发生在吉林、北京、辽宁、河北、云南等地较严重,主要危害玉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
1、果穗受害症状:一般先在果穗顶部或穗基部苞叶上发病,逐渐向果穗内部蔓延扩展,可深达至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籽粒变黑、干秕,失去生活力。后期在籽粒表面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叶片受害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形成圆形、卵圆形病斑。病斑散生,初为水渍状淡绿至淡黄色小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斑点,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褐色,具黄绿色晕圈,大小(0.3~1.0)厘米×(0.1~0.3)厘米。有时数个病斑汇合,变成长条斑,导致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表面亦生黑色霉层。
3、叶鞘受害症状:玉米叶鞘发病后症状与苞叶相似,但形状不甚规则,表面也生黑色霉层。
二、玉米圆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玉米圆斑病病菌以休眠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病种子上越冬。第二年在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雨水传播,进行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烂芽或幼苗枯死。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病原菌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叶斑或穗腐。该菌在5~35℃下均可生长,15℃以下30℃以上生长较慢,38℃菌丝停止延伸,适宜生长温度为25℃。分生孢子在5~40℃均可萌发,5℃以下40℃以上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很低,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8℃。在7~8月份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玉米圆斑病易发病。玉米地地势低洼,田间通风透光不良,重茬地、早播地容易发生圆斑病。
三、玉米圆斑病防治方法
1、玉米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
2、选种抗病玉米品种,适当晚播,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注意排水。秋收后彻底清理田间残株落叶。并实行轮作倒茬。
3、在玉米吐丝盛期向果穗上喷药,以减少穗期发病,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减轻损失。药剂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玉米圆斑病症状及危害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农资技术消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留言回复即可获得所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