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是农业生产中追肥经常施用的元素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农户都是施用尿素来为农作物补充氮元素的,一般以撒施为主,其利用率不高,大致为30%左右,低时利用率仅为10%~20%;如果施用方法不当,施用时期不合适,可能引发“肥害”,影响作物生长,甚至减产。
但是,在尿素造粒过程中,因为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叶面肥,其他方式施用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这也是颗粒性尿素中不可避免的。
尿素使用时缺点
一、不能直接吸收
将尿素施入土壤后,氮首先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有较大的流动性,虽然有一部分能直接被作物吸收,但大部分是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尿素施在土壤的表层也会有氨的挥发损失,特别在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损失更为严重。
在通常情况下,气温为10℃时尿素转化需7至10天,20℃时需4至5天,30℃时只需2天。
所以说,施用方法、施用时期不适宜,就会导致其利用率显著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20%。
就算在适宜情况下,尿素施入土壤后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的情况下尿素的吸收利用率也不超过65%,也就是说,在深施10-20厘米,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适宜的土壤环境中,仍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营养被白白浪费掉!
二、易流失造成危害
并且尿素施用时,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因为其流动性较大,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同时尿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
三、有些情况不
颗粒型尿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缩二脲,使用时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与其他农药、肥料一起混用时,有可能影响化学农药、肥料的稳定性,导致效果变差。
四、要提前使用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所以要提前一周左右施用,过早或过迟使用都会影响作物!
使用过迟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作物贪青晚熟等不良现象发生。
过早使用会造成尿素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
怎么替代避免
为了替代尿素,避免尿素的使用缺陷,保障我们作物的产量!河南澳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供应的【500g赖氨酸液态氮肥】,赖氨酸主要配方升级,替代尿素,效果翻倍!
营养元素表
有机氮≥120g/L
有机质≥120g/L
有机钾≥5g/L
赖氨酸≥70g/L
氨基酸≥80g/L
赖氨酸液态氮肥具有肥效高、不经转化可直接吸收、快、省人工、能耗低、污染少、配方升级、施用、便于添加多种中徽量元素和增效剂成分等优点,已成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品。
河南澳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遵循“以质创,以信拓市场”的宗旨,以“具有特色营销模式推广新型差异化产品”为经营理念,以“关注土壤健康,促进农业发展”为己任,凭借执着探索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不断行业技术进步,推动聚失肥产业发展,争当低碳农业先行者,努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土壤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