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户种植模式转变、施肥用药习惯的转变,农作物生产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应对新问题,用户将注意力转向了微生物肥料产品。
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菌肥)、生物有机肥(菌肥)三类。
在使用过程中,微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生物肥力、防控根部病害、提高产品品质作用显著,但是也有用户反映效果不稳定,同一批次的品种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用量的情况下效果差异很大。
经过调查发现,农户使用这类肥料中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观念和使用方法上。
部分:7个观念误区。
误区1:靠速度评价产品好坏,认为快的就是好菌剂或菌肥。
误区2:种类混乱,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误区3: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误区4:一个季节使用一次就可以,一次使用作用可持续多年。
误区5:不注重菌的种类,认为一种菌可以解决多种问题。
误区6:超过保质期使用就没有效果。
误区7: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化肥
第二部分:3个使用方法误区
误区1:习惯与化学农药混用,降低活性。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活菌成分,将微生物肥料与杀药剂混合使用且长时间放置,极易影响菌的活性降低并造成部分菌死亡。
误区2:重视使用,轻视使用量,用量不足,效果打折扣。
使用微生物肥料产品能取得好的效果,前提是要用足量。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接种的外来有益菌要形成优势菌群,需要经历来自环境的考验和土壤原有微生物的竞争。
为了促进有益菌的繁殖需要人为创造有利于有益菌生长的条件,如改良酸化土壤,调整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物理肥力;增加微生物菌的数量等。
误区3:使用方法亟待改进,使用时期掌握不当,错过佳用肥期
微生物肥料使用方式灵活多样,液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浸种、喷施、蘸根、灌根。
固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蘸根、混播、混施,不同的使用方式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在土壤表层撒施、高温强光下喷雾,做底肥、沟施、穴施、灌根。
使用时采取局部用肥的方法会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与未腐熟的畜禽粪混合使用时,腐熟过程中的高温对菌剂活性和数量会产生影响,建议将畜禽粪腐熟后再混用。
为更好的发挥微生物肥料效果,避免单一方式的使用,建议根据菌种的特性将以上方法组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作用,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菌繁殖的基础上的,繁殖需要时间,为了更好的发挥肥料效力,应避免在作物已经出现脱肥或需肥高峰期使用,应将用肥提前到种植前或需肥高峰期来临前10-15天。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