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特性:
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6天。植株塔形、较松散,株高89.2厘米,茎秆较硬,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浅绿色,果枝始节位6.6节,单株结铃15.7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单铃重5.2克,衣分40.5%,子指9.9克,霜前花率91.6%。出苗较慢,前期长势稍弱,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吐絮畅而集中,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28.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7.7%,反射率75.3%,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4.0%,纺纱均匀性指数136。
二、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3.4公斤、90.5公斤和82.9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21增产14.2%、10.0%和12.3%。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0.1公斤、88.7公斤和84.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1.5%、9.1%和11.1%。
三、适宜区域:
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棉区春播种植。
四、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移栽4月初、地膜覆盖4月15~25日播种。
(2)适当加大行距,一般棉田行距7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3000~3300株;高水肥棉田行距80~10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400~2700株。
(3)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4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初花期亩追尿素10~20公斤。8月10日后酌情补追盖顶肥,亩追尿素5~8公斤或叶面喷肥2~3次。
(4) 洇地造墒,麦收前后浇一次关键水,开花后遇旱及时浇水。
(5) 7月10~20日打顶,强调早打顶、打小顶、促早熟,留果枝13~16个。
(6) 可以使用缩节胺进行全程化控,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