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46-水稻种子-高科种业
(苏审稻200814、沪农品审水稻(2009)第003号)
来源与类型
原名“宁5047”,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晚粳稻品种。
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太湖地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适宜上海市种植。
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5公斤,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7.1%,增产极显著;2007年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公斤,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4.1%,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608.3公斤,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6%。2007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6公斤,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3.0%。2007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9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13.2%,增产极显著;2008年上海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9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9.3%,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86.9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11.3%。2008年参加上海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7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号增产4.4%。
该品种株高110cm左右,株型紧凑,分蘖性中等偏强,穗型较大,直立型穗。穗长15cm左右,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5~26g。植株生长青秀,灌浆速度快,熟相较好。接种鉴定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全生育期165天左右,较对照武运粳7号迟熟4-5天,属中熟晚粳类型,适合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和上海市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南粳46的突出优点是稻米品质优。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7年检测,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4%,胶稠度8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该品种综合了母本武香粳14的香味和父本关东194的软米特性,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在2006年江苏省农科院系统优质粳稻新品种(系)食味品尝和2007年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均获得名,被誉为江苏“好吃大米”。2007年8月在沈阳组织召开的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会上,南粳46获得奖,食味品评总分81.5分,名列第七,是南方稻区进入前十名的优质粳品种。与日本原产“越光”米仅差4.21分,比市场公认食味品质较好的“武育粳3号”高出11.5分。2010年被评为“优质食味粳米”。2016年3月在日本参加优质米评比获得奖!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40-5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3-4公斤。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中下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一般每亩栽插1.8万穴,基本苗7-8万。
3、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8公斤,氮、磷、钾搭配使用,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水浆管理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干干湿湿强杆壮根,后期湿润灌溉活熟到老。
4、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