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渍化(soil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从这个定义可知,我们施用的肥料其实都是盐,肥料并非用的越多越好,为了追求大棚高产而过多施肥,就会降低肥料利用率,同时多余的盐分累积在土壤中,而大棚环境相对封闭,不像露天耕地那样有雨水冲刷作用,日积月累,盐渍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农户反应老棚难种,老棚病多;这与老棚重茬严重、病菌积累、土壤酸化等等都有关系,土壤盐渍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一、土壤盐渍化的表现
当地面出现绿、白、红三色就说明土壤中盐分大量积累,出现了不同程度盐渍化。
1、绿色:阶段出现绿色的苔藓,在氮肥过剩的情况下,苔藓会迅速繁殖,常出现在灌溉管道附近。
2、白色:第二阶段地表积累一层白霜,俗称“返白碱”。由于过量施用化肥,使钙、钠、镁等阳离子在土壤便面大量积聚,与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根等发生化合反应形成。
3、红色:第三阶段出现红色的紫球藻(一种盐碱指示植物),它的出现说明土里的盐分已经很高了,可能严重影响蔬菜生长。
二、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
1、设施内环境封闭
设施栽培中,无论大棚还是温室都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棚内温度和湿度都相对较高,不仅加强土壤矿物质的分解,也增强了蒸腾作用,使土壤下层中的盐分随水分上移并积累,引起土壤表层积盐。此外,密闭的温室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人工灌溉仅涉及到表耕层,无法使多余盐分淋洗掉。因此棚内高温高湿和无降雨淋洗成为设施土壤盐渍化的一个重要成因。
2、施肥不合理
设施蔬菜种植中,农户为获得高产,盲目施用大量化肥,且一般蔬菜栽培周期短,导致大量化肥没有被蔬菜吸收而残留在土壤中,这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3、灌溉不合理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散盐留”。
大水漫灌,频繁灌水,会使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通透性会降低,盐分不但不能移动到土壤深层反而随毛细管水上升到土壤表层,加之有些地方井水中盐分含量偏高,频繁使用井水灌溉增加了土壤表层盐分浓度,加剧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形成。
4、耕作方式不合理
设施蔬菜栽培中多采用小型旋耕机耕翻,使耕作层变浅,又形成了较硬的犁底层,水肥容易聚积在耕作层,使土壤表层盐分逐年增高。
三、土壤盐渍化危害
1、造成蔬菜生理干旱
土壤中可溶性盐过多,土壤溶液浓度大,引起植物根细胞吸收土壤水分困难或者是脱水。尤其是在高温强光照情况下,生理干旱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蔬菜发生生理干旱后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植株抗病性下降,病虫害加重等后果,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影响蔬菜对养分的吸收
作物所需的养分一般都是随水分进入体内,土壤盐分过多,影响作物对水分吸收,因此也影响作物吸收养分。并且土壤中有硝酸盐积累时,会引起蔬菜对矿质元素吸收不平衡,硝酸盐在酸性土中积累可引起Fe、Mn中毒和发生Zn、Cu缺乏症;石灰性土壤则可能引起Fe、Zn和Cu等元素的缺乏。
3、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中含盐分过高时,可能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从而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比如说,土壤含盐量的增加,首先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中硝化、磷和磷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使N的氨化和硝化作用受抑制,降低N的有效性。
四、盐渍化防治措施
1、选择种植耐盐作物
不同蔬菜作物耐盐程度不同,一般需肥量大的蔬菜作物耐盐性也较强。在设施栽培中主要蔬菜作物的耐盐能力为:大白菜>花菜>莴苣>结球生菜>青蒜>番茄>芹菜>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草莓,草莓的耐盐性极差。在盐渍化严重的老龄大棚,选择种植耐盐强的蔬菜,既能缓解盐害,又能起到换茬轮作的作用。
2、合理施肥,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
采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微肥按不同蔬菜种类需求比例施用的平衡施肥原则,并且基肥深施、追肥限量和少量多次的施肥技术。此外,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可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恢复地力起到一定作用。
(注意:有机肥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有些地方的农户喜欢大量施用鸡粪作为有机肥,但是鸡粪含磷高,连年大量施用会导致磷肥超限,加剧土壤酸化、盐渍化,此处推荐郑州金正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棚地欣”生态有机肥,可取代鸡粪,老棚还新。)
3、合理灌溉
首先要选择好的水源浇灌,改漫灌和沟灌为滴灌和渗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缓土壤盐分向土壤表层积聚。其次,在蔬菜换茬孔隙,可以揭膜淋雨或者大水漫灌,使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深层土壤。
4、注意深翻和轮作
蔬菜收获后,通过深翻,使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混合,可有效缓解设施土壤盐渍化进程。大棚连续种植几年后,种一季露地蔬菜或粮食作物,对恢复地力和减轻土传病害有显著作用,如利用休闲阶段,种植苜蓿、绿豆、大豆或玉米等吸盐作物,为不延误下茬蔬菜种植,这些作物可作为牲畜的青饲料及时拔除。
——以上内容出自金正生化总工程师常智河教授《大棚种植蔬菜瓜果七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