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茬种植的番茄易发青枯病,一般规律是定植时植株带菌或土传病菌开始侵染,经过一两个月的病菌侵染过程,至番茄开花、结果期植株低,发病条件适宜时开始显症。一旦出现中午萎焉的显症状态,往往维管束已经坏死,无药可治;一旦部分显症,往往全园其他植株也已达到发病临界点,呈“蔓延”趋势,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毁园。现将防治经验
一、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特点
番茄连作种植区青枯病菌较多,定植初期伤口多、生长初期气孔大且植株低易于侵染,病菌侵染后得到繁殖,具有隐形的特征,当侵染达到一定程度,植株开花、坐果低下且发病温湿度具备时,病菌快速侵染危害维管束,致水分、营养无法正常循环,一旦中午萎焉已实际死亡;一旦部分显症,往往全园其他植株也已面对相同的发病条件,植株体内病菌快速危害并显症,呈蔓延假象。
二、青枯病防治难点
①苗期不敢用药:番茄幼苗时期是病菌接触、潜育期,也是侵染植株的菌源较少,杀菌防病的关键时期。但是苗期植株长势幼弱,抵抗能力差,用药多了容易产生药害,用药少了达不到杀菌防病的效果,上述两难状态导致很多用户错过了防治的佳时期。
②见病治病:各种植年份温湿度不同、发病条件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导致有些种植业者抱着侥幸的心里,重治不重防、病害高发时寻找药,而往往植株萎焉时已无药可救,即使是隐形植株的病原菌也已侵染维管束,致使植株病入膏肓,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任何措施都难以,形成重大损失。
③急症用慢法:青枯病是土传病害,大多种植在通透性良好的沙土地,常规防治思路主要是见症治症、以灌根方式为主,而灌根时由于土壤颗粒不均匀,很难做到药液均匀灌透,很难做到长期保留药液的有效成分,更不可能使有效成分快速让根系吸收、达不到防治急症所需。灌根是一定要灌的,作用是杀灭土传病原,但需要时间偏长,而解决青枯病急症需要快速的杀灭已侵染根系、特别是维管束的菌源,而仅依靠灌根难以解决青枯急症。
④抗药性强导致防效低:连年种植番茄的区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在病菌少、病害轻的生长前期大多采用常规化学药以灌根方式预防青枯病,连续使用多次既抑制生长影响根系吸收又因化学药剂金属离子等组成的大分子堵塞气孔影响根系吸收,且常年使用往往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在加大药量的情况下也很难达到防治效果。
⑤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番茄连作种植区偏用化学农药、肥料,不用或少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积累,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导致有机质分解缓慢。使植株生长环境恶化,低下,抗病能力低,在植株低下的情况下任何外在的辅助都难以做到解除病患、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防治经验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应该在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做好早防早治、重病重治、杀菌营养同步的工作,在见症治症时要特别注重用药时机、用药量、用式,从根本上防治番茄青枯病。
①早防:从定植期开始,通过青枯立克蘸根来杀灭根系的病菌并修复伤口,防止病菌的侵染,形成一段时间的保护期,同时可以促进生根、提苗。
缓苗期、苗期、开花坐果期用青枯立克通过灌根、喷雾的方式达到杀灭病菌、修复伤口的目的。灌根可以达到杀灭土壤和根系中的病菌,叶片喷施吸收后可以达到在传导过程中杀灭维管束及根系内病菌的效果。
②快治:隐形病株菌源已经形成,虽不显症但生长势弱,病害条件达成时会快速发展,要及早防治。发现零星病株特别是具备高温高湿条件下,往往园内已有大量隐形病株,此时适宜提高浓度适当加多用药次数,全园防治,在正确区分症状及隐形症状的基础上可采取不同的用案,上年发过青枯地块、下水头、地势低洼处采用重治方案。
③重治:有些区位出现连片、连续(2天以上)萎焉,说明病害高发条件具备、隐形病株可能较多并面临病害高发临界点,有可能形成快速“蔓延”,甚至毁园的严重危害。此时需要重治,也就是说高浓度连续多次上喷下灌。在已见成效的前提下仍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采取巩固与防治措施。
④上喷下灌:青枯病的传统防治观念是以灌根为主,但是药液要下渗,由于颗粒不均匀、不可能所有的根系都见到药,药的有效成分不可能短期内吸收,所以灌根有其局限性,但是灌根一定要灌,持续杀灭土壤根系的病菌,给植株提供良好的长期生长环境。喷施药液易于作物快速吸收,传导良好的药剂当天参与作物循环,经过维管束传导至根系,杀灭维管束及根系的病菌,起到快速杀菌、标本兼治的作用,但是植物每天吸收的药液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连续喷施,也就是说在重症时连续多日每天喷雾一次。
⑤综合管理:选用抗病无菌种苗、实行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是防控番茄青枯病的必要措施,土壤湿度是影响番茄青枯病发病重要因素,雨季做好排水、确保土壤通透性,防控时期遇旱尽量避免大水漫灌,可以选择叶片喷施或小范围穴灌方式解决植株生长所需水分问题,一旦大水漫灌病菌随水传播、病情快速发展或复发。
产品推荐:200g粉剂清细灵-荧光假单胞菌
清细灵是作为疑难杂症、套餐的必需品。
可防治:青枯病、角斑病、溃疡病、性穿孔病、果腐病。
产品特点:
荧光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化能异养型的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有鞭毛。能产生(2,4-二乙酰基藤黄酚)、水解酶等代谢产物,能有效地抑制的生长,达到作物性病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生长素类物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解决烂根问题。还可用于防治植物青枯病,并能催芽壮苗、促使植物生长具有防病和菌肥的双重作用。
技术特点:
通过采用牛津杯法和平板涂布法对荧光假单胞菌菌株的拮抗作用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菌种提纯。菌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大(-20°C到45°C)均可保持良好活性,并可与杀菌剂混用,使用时应先稀释农药,再加入清细灵,现混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