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D069(Ⅱ—32A×D069)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自育的广亲和恢复复系D069与不育系Ⅱ—32A测配而成的中汕迟熟杂交稻组合。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2001年11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渝审稻2001—004号)。Ⅱ优D0692000—200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结果Ⅱ优D069两年平均亩产563.9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6%,2001年统一安排的生产试验中,Ⅱ优D069在八个参试点中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73.1kg,比对照增产9.2%。居生产试验首位,2002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号:川审稻2002007号。2001年通过重庆市审定,审定号:渝审稻2001004号。2005年7月授予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10093 .9。
一、产量表现:
1996年—1998年三年试验Ⅱ优D069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其中1996年增产15.88%,1997年为增产2.95%,1998年增产4.33%,峨眉山市农科所品比试验中,1996年亩产531.4kg ,比对照增产10.2%,1998年较冈优22增产9.7%,遂宁市中区种子公司1999年大区比较,每组合0.25亩,Ⅱ优D069亩产557kg,较对照汕优63增产6.54%。2000年泸州市种子站的大区对比试验,Ⅱ优D069亩产568.3kg比对照冈优22亩产526.5kg增产7.9%,比参试组合C优22增产3.57%。
二、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52天左右,播始期110天,株高115cm左右,植株整齐,生长势旺,分蘖力强,株型紧散适中,主茎叶片16—17叶,剑叶长45cm,宽2cm,直立。茎杆租壮,抗倒力强,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好,千粒重27克,谷粒长型无芒、颖尖、叶耳、叶鞘均无色,开花较集中,花粉里大。
三、栽培技术:
Ⅱ优D069属中籼迟熟型,适合我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作中稻栽培与同熟期的其他杂交组合相同。适时称播,培育壮秧,秧龄45天左右,播种川东南在3月中旬、下旬、川西北地清明前后播种,宽窄行条栽,基本苗7—8万左右,有效穗16万左右。施肥: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氯9—10kg ,氯、磷、钾配合重底肥,早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四、制种:恢复系D069,总叶片数16—17叶,分蘖分强,抽穗集中,花粉重大开花温度较低,对“九二0”较敏感。
1、四川春播夏制,父母本播差期15—18天,叶差2—2.3叶。父本用两期父本,相隔8—10天,实行两段寄秧,秧龄50—55天。母本稀播湿润,秧龄40—45天。
2、父母本行比2:16—18。父本栽22株,基本苗2.5—2.7万/亩,母本基本苗12—13万/亩。
3、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准为,母本比父本早抽1—2天或同期。
4、“九二0”施用亩总量13—15克。母本抽穗15—18%用首次。隔天对母本喷第二次。当天下午或次日上午每用1克兑水专喷父本,父母本轻割叶。
5、母本初花期或盛花期分别对“稻粒黑粉病”防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