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内含有特定的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吸收,有的还能释放生长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形成。微生物菌剂有很多好处,那么应该如何合理使用微生物菌剂才能发挥功效?
微生物菌剂主要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有些菌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含量;还可以提高一些土壤酶类活性,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方便植物的吸收利用。另外,在微生物菌剂的帮助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促进难溶的矿质营养释放:生物微生物菌剂使土壤酶活性提高,使不溶性土壤养分溶解利于植物吸收。同时,还分泌一些有机酸性物质,能分解有机质,产生的糖有利于固氮的生长。
3、帮助农作物吸收养分:如根瘤菌可刺激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使土壤中的氮转化为作物能吸收的氮肥。
4、增强植物抗病(虫)能力:生物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分泌、杀虫剂及植物生长。及杀虫剂能杀灭植物病害及害虫的虫卵,植物生长促进叶绿素含量升高,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此外,还可促进植物产生大量的POD、SOD、CAT等酶类,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植物防御能力。
5、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有些生物微生物菌剂施用后,在土壤中大量生长繁殖,聚集在作物根部形成优势菌群,在其自身生长过程的同时,改善周围的环境,提高植物体的抗逆性。
6、提高作物品质:菌群中的侧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可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属含量,可使果实中V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
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可提高果实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维生素B族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的含量。果实口感好,耐储藏,卖价高。
7、调节作物生长:生物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释放如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能够调控作物生长,进而有提高产量的效果。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
1、微生物菌剂施用时间一般为清晨或者阴天。微生物菌剂中的芽孢杆菌不能在阳光下直射,会使其繁殖、代谢等活动受到影响,甚至会是去活性,一定要避免在炎热高温的天气使用。
2、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像土壤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的大小都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一般菌适宜生存在含水量60%-70%的土壤中,所以施用后应立即浇透水,菌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微生物菌剂不应该长期放置,应该随用随买;使用前应该存放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受热、受潮以及阳光直射;肥料开口后应一次用完,否则会导致其他菌进入,污染肥料中的菌。
4、微生物菌剂不要与能够杀死有益菌的物质一同使用,菌剂因为里边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所以严禁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农药或者肥料中的物质会很容易造成菌的失活,导致其失去效果。如果要施用的话,应少间隔48小时后再用。
5、微生物菌剂不能随意混合化肥施用。虽然菌可以与化肥、有机肥等混合施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混合。当化肥中氮磷钾等元素的总含量超过7%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菌的活性。所以化肥与菌肥混用时,我们建议随用随混。如果菌肥中的菌种对化肥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混合施用。
膨果型微生物菌剂-海藻鱼蛋白-英尔果
净含量:20kg
果大果匀着色增甜
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5.0亿/ml
产品形态:液体
有效菌种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
产品:
本品是由深海鱼类为原菌种经过种子培养和发酵后用水稀释而成的微生物菌剂。
产品功效:
微生物菌剂有效菌能够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和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有效菌所分泌的胞外多糖物质,是土壤团粒结构的粘合剂,能够增强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
使用方法:
冲施:常规使用,作物每20公斤前期冲施四亩地,后期冲施两亩地。
滴灌:常规使用,作物前期每20公斤滴灌十亩地,中后期20公斤滴灌五亩地。滴灌使用,请过滤晶体,以免堵塞滴灌带。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可连续使用3-5次,间隔期不低于7-10天。
贮存和运输:
微生物菌剂产品的贮存温度应不超过20℃,存放在阴凉通风室内或背光处。
注意事项:
1.微生物菌剂保质期一般不超过18个月,如果超过有效期,杂菌数量大大增加,特定微生物数量下降,不能达到其有效性的数量,将会影响产品的效果。
2.微生物菌剂是活菌制剂,应避免和杀菌剂、杀虫剂混用。
3.施用时避免阳光曝晒,以免紫外线杀死功能菌。应特别注意不要使用来例不明的生物制剂,避免被病原菌感染。
4.使用本品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施用后及时漱口、洗脸、洗手,降低风险。
河南英尔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2002年成功发现活性超过氨基酸800倍的海藻多糖蛋白。并开发出一种能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并能提高作物品质的纯生物植物营养剂,命名为“英尔果”。此技术通过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在英国、加拿大、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推广,平均增产幅度超过35%,尤其在果树、蔬菜、棉花、稻米上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