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蚜虫的发生与防治_图片_玉米蚜虫的种类
时间:2015-10-23 15:37 阅读量:10769
导语 玉米蚜虫广泛分布于玉米产区,可为害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下面为大家介绍玉米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蚜虫又叫玉米蜜虫、腻虫等。是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吸收汁液,妨碍生长,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危害广泛。
玉米蚜虫的危害特点
(1)寄主范围广,危害重而且传播病害。蚜虫除危害玉米、高梁、大麦、谷子、水稻等作物外,尚能在狗尾草、马唐、雀稗、芦苇等杂草上危害。玉米蚜虫以成、若蚜刺吸植物汁液,苗期均集中在心中叶内危害。在危害的同时分泌“蜜露”,可在叶面形成一层黑色霉状物,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此外,尚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其危害更大。
(2)繁殖代数多,适应温度广。玉米蚜一年可繁殖20代左右。春季3月份温度回升到7℃左右时,在越冬寄主的心叶里即开始活动,大都在麦苗心叶里繁殖危害。随着植株生长不断向上移动,集中在新形成的心叶内危害,抽穗后大都迁移到未抽穗的植株或无效蘖上危害,极少在穗部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产生大批有翅蚜,迁至玉米、高粱、谷子的心叶内危害。春玉米雄穗抽出后,多集中在雄穗上危害,尤其开花前后,气温高(23~25℃),营养丰富,蚜量激增。乳熟后又迁移至夏玉米上危害。夏季气温在27~28℃时亦可大量繁殖。10月份产生大量有翅蚜迁至越冬寄主。...[查看详细]
蚜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 南等地,不仅危害玉米,还危害水稻、小麦等,造成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同时还能传播病毒引起玉米矮花叶病,可致玉米减产15%~30%。以下是其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早期虫源。
二是化学防治。(1)种子包衣或拌种。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
(2)使用颗粒剂。玉米心叶期,在蚜虫盛发前,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撒于心叶内,或每亩用15%毒死蜱颗粒剂300~500克,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兼治玉米螟;...[查看详细]
春玉米蚜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小麦、谷子等作物,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一是要注意玉米苗期杂草间瓢虫、食蚜蝇、草蛉数量较多时,尽量避免药剂防治或选用对天敌的农药防治。二是在蚜虫盛发前要进行防治:1、喷雾,每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加水30千克;2、根区施药,每667平方米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拌细土10-15千克,于玉米蚜虫初发阶段,在植株根区周围开沟埋施。...[查看详细]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玉米蚜广泛分布于玉米产区,为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水稻等作物,另外还为害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雀稗等禾本科杂草。那么,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大家是否知道?
玉米蚜虫的为害特点
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严重受害时,甚至死苗。玉米抽穗后,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在展开的叶面可 见到—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这是玉米蚜为害的主要特征。穗期除刺吸汁液外,蚜虫则密布于叶背、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 黏附叶片,引起煤污病,常在叶面形成—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引起减产。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使玉米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影响 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粒重下降,甚至造成无棒“空株”。
玉米蚜虫的发生现律...[查看详细]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