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棉花黄萎病 危害特征 发病原因

时间:2022-02-19 09:47  阅读量:2106
导语 黄萎病是一种在棉花种子和土壤之间传播的疾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一种破坏性疾病。有些朋友可能对棉花黄萎病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如何辨别棉花黄萎病,以及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辨别棉花黄萎病 危害特征 发病原因

黄萎病是一种在棉花种子和土壤之间传播的疾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一种破坏性疾病。有些朋友可能对棉花黄萎病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如何辨别棉花黄萎病,以及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棉花黄萎病危害特征

棉花黄萎病对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棉株感染后,叶片变黄变干,造成结铃少,结铃重减轻,造成大量叶片脱落,甚至所有叶片脱落,不结铃、结铃脱落变干,棉花产量和品质均下降。一般情况会减产10-30%左右,严重时减产80%以上,甚至不收获。常常给农民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使得一年血本无归,因此抓好防治工作就变得非常关键。

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查看详细]

· 棉花黄萎病如何防治 防治措施

棉花黄萎病对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会减产10-30%左右,严重时减产80%以上,甚至不收获。常常给农民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使得一年血本无归,因此抓好防治工作就变得非常关键。棉花黄萎病防治措施如下:

棉花黄萎病防治措施

1.深耕和土壤适时耕作

秋季棉花收获后深耕土壤,可减少耕作层黄萎病病原菌的数量,降低植物病害发生率和病害严重程度。在深层土壤中,植物残体和病原菌会迅速分解,对保持土壤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及时种植和除草,保持空气水分含量,防止棉田水分过多,改变土的渗透性,使棉花的运输养分能力增强,减少病害的发生。...[查看详细]

· 棉花黄萎病是如何引起的 发病原因

黄萎病是一种在棉花种子和土壤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也发生在中国所有的棉花产区,是棉花生产中的一种破坏性疾病。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原因,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发病重。

2、田间病残体多易发病,土壤疏松、偏酸、腐殖质多的田块易发病。...[查看详细]

· 综合相关措施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突发

    玉米病害暴发原因
    1.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黄萎病抗性育种进展不大,目前建湖县使用的棉花品种大多对枯萎病抗性强,而对黄萎病抗性差,甚至高感黄蒌病。
    2.连作是棉花黄萎病新发的重要病因。近几年的调查发现,连作区黄萎病发生重,且伴有严重的死苗现象。
    3.气候因素是导致棉花黄萎病暴发的诱因。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很大关系。在棉花生育期间,气温在20-28℃黄萎病都能发生,适温度为 25-28℃。棉花花蕾期降雨较多、温度适宜有利于发病。日平均气温维持在25℃左右,很适合棉花黄萎病发生。另外,棉花不耐淹,田间积水影响其根系生长,更容易受到枯黄萎病危害。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建立无病良种繁育基地,实行产地检疫。选用抗耐病品种,如中棉所45、SGK321、鲁棉研18号等。
    2.轮作换茬。这是目前防治黄萎病有效的措施。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都不受黄萎病菌危害,病重田可将棉花与这些作物轮作。近几年水旱轮作实践证明,与水稻实行2—3年的轮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迅速减少田间菌量,有效减轻黄萎病发生。
    3.深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分布在0—20厘米耕作层中,深翻可以减少耕作层菌量、降低发病株率。
    4.病残体,使用无病净肥。及时棉田中的残枝落叶,就地或在田外集中烧毁。棉籽饼和棉籽壳也能携带大量病菌,不能直接作为肥料施入棉田。氮肥有抑制黄萎病菌生长的作用,钾肥有助于减轻病害。
    5.灌排配套、推迟播期、短期揭膜。平整好棉田,健全排水系统,改大水漫灌为细流沟灌,雨后及时排水。抗虫棉大多是中早熟品种,播种期不宜过早。播种早节位低,现蕾开花早;播种晚出苗快,苗壮,抗病能力强。地膜棉应在盛蕾至初花期揭膜,以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时,通过中耕培土,实现旱可浇、捞可排。
    6.药剂防治。播种期间用药对种子和土壤进行。发病初期及时用3%噁霉·甲霜水剂30-40毫升加水50-60公斤灌根,或用3%噁霉·甲霜水剂300-5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查看详细]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