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水稻抽穗期主要指的是水稻从抽穗到谷粒成熟这一段时期,此时期田间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因此,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我们一定要做好科学的水稻抽穗期田间管理。
一、水稻抽穗期的生育特点及长势长相
(1)生育特点这时期叶片生长停止,颖花各部已发育完成,茎秆伸长在抽穗后也达度,生长中心由前一段的穗分化转为米粒生长。生理代谢以碳的代谢占优势,籽粒2/3的积累干物质是来自开花后绿叶的光合产物。此时期是决定实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穗,攻粒,增重。
(2)长势长相指标高产水稻后期长相是保持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相应的单茎绿叶数。要求绿叶数在开花后20天内,每个有效蘖仍能保持3~4片绿叶,叶面积指数4~5。完熟期,要求粳稻保持2片,籼稻要求1~2片或剑叶及倒二叶不全黄,叶面积指数2左右,直到成熟。
二、水稻抽穗期田间管理
1、科学管水,使土壤有通气的条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多时期,因此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的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败育。灌浆期既不能干水又不能长期淹水,采取湿润灌溉,进行“干干湿湿”间歇灌溉为主的水分管理,也就是指灌一次水等落干后再灌,前水不见后水。当前潮水渗下去,再灌后潮水,这样能增加土壤透气性,达到以气弄根,以根保叶,以叶保产,使水稻根深叶茂,了水稻生育后期三片功能叶,青枝绿叶不早衰,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子实干物质积累,加速灌浆速度,促进了子实成熟,提高成熟度,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黄熟后及时断水,一般田可在收获前一周左右,深泥田在二周左右,砂田在3至5天。
2、喷施叶面肥
喷施叶面肥目的是壮籽,提高成熟度和饱满度。穗肥施用效果因环境不同而异,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产量下降。因而穗肥施用应根据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从提高品质的角度考虑,不宜再度散施尿素等长效氮肥,而应提倡对叶色落黄的田块在齐穗后喷施叶面为好,一般每公顷施用喷洒磷酸二氢钾2-2.5公斤和尿素4-5公斤,兑水400公斤喷雾,以花期喷洒效果好。或选用生物钾、金满利、惠满丰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搭配施用,这样不仅对壮籽增产十分奏效,而且对延长根系活力,保持活杆成熟、防止倒伏,提高品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片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着,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
3、及时防治病害
水稻抽穗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易于发生稻曲病和稻瘟病,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1)防治稻曲病,掌握在孕穗末期用药,在破口前2—3天亩用拿敌稳10g或好力克EC10ml兑水60斤喷雾。破口抽穗1/3-1/2时再喷一次,破口前5-7天亩用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或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40%多菌灵悬浮剂1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斤喷雾,破口抽穗1/3-1/2时再喷一次。
(2)防治稻瘟病,对易感病品种,应在破口期(全田水稻破口10%-15%)和齐穗期(全田水稻80%穗子抽出),两次用药防治。适用药剂有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其中稻瘟灵、三环唑等药有极强的内吸传导性,一般施药后有2-3小时不下雨,防效就能得到。从天气预报看,近期各地多为雷阵雨天气,可以根据情况,趁雨隙喷药。雨后稻叶上有水时,宜适当减少用水量,细喷雾或者用弥雾机喷药。这样,高浓度的药液落到有水的稻叶上,能二次稀释,均匀分布到叶面,避免大量药液从叶面滑落,影响防效。
注:唑类杀菌剂在水稻抽穗期过量使用,特别是在遇低温阴雨水稻生长受抑制的情况下过量施药,可能影响水稻抽穗和灌浆结实,施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不盲目增加用量。咪鲜胺以及铜高尚碱式硫酸铜等药,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有较好防效,正常使用对水稻的药害风险小,水稻抽穗期可以优先使用这些药剂,或者将其与其他药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4、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褐飞虱、灰飞虱等稻飞虱是水稻后期的主要害虫,常造成稻叶发黄、稻穗发黑长霉等。每亩可用40%稻瘟灵乳油100克加70%艾美乐3克兑水60kg喷雾,间隔10天左右,连喷2次。或每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毫升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克,加水50公斤喷雾,施药后保水3天。注意加足水量,以防效。要求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不随意使用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
5、消灭后期田间杂草
及时防治漂浮的绿萍和青苔等杂草,并田间大草和池埂、渠道、地头的杂草,以免挡光影响水温升高,还可减轻下一年的草荒,降低病虫害传染源。
水稻抽穗期的生育特点以及水稻抽穗期田间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