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来袭,如何防治?

2017-03-13 10:26 3456.TV农资头条

纹枯病是小麦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来,由于纹枯病菌田间累积增多,该病发生地域迅速扩大,危害也日趋严重。

受去年暖冬影响,特别是部分提前播种的小麦,冬前发病基数大,适宜的天气条件利于纹枯病的越冬;近期冷空气活动较弱,气温回升较快,田间湿度适中,有利于小麦纹枯病侵染和传播;同时,田间一些杂草是病菌的寄主,草多易引起田间郁蔽,相对湿度加大,极易诱发纹枯病。综上看来,今年小麦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须适时做好防治工作。

小麦纹枯病来袭,如何防治?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发病,常造成小麦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烂芽: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麦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如下图)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病苗枯死:多发生在3~4叶期,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灰褐色云纹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致使病苗枯死。(如下图)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如下图)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枯株白穗:发病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形成灰褐色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病株因水分、养分丧失过多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如下图)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规律: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规律一般包括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静止期、病情回升期(横向扩展期)、发病高峰期(严重度增长期)和病情稳定期(枯白穗发生期)。

冬前发病期:该时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三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病症发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

越冬静止期:该时期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情停止发展,冬前病株可以带菌越冬,并成为春季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来源。

病情回升期:该时期以发病株的增长为主要特点,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随气温上升,病菌侵染在麦株间扩展,病株率明显增加,病株激增期在分蘖末期至拔节期。

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严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

病情稳定期:该时期抽穗后,茎秆变硬,阻止病菌继续扩展,该时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后,病斑高度、病叶鞘位与侵茎数都基本稳定,病株上产生白色至褐色不规则菌核,而后落入土壤越夏。重病株因输导组织受损而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小麦纹枯病来袭,如何防治?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建议:

1.加强管理

结合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及时防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注意拔节后不能再喷除草剂,否则必定遭受药害;防止重施、偏施氮肥。

2.适期防治

防治小麦纹枯病,应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后、纹枯病初发时用药(3月中旬左右)。

药剂可选择: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

小麦纹枯病的注意事项:

三唑类药,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小麦拔节前后用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但要注意天气与苗情,以免过度抑制小麦生长。

防治小麦纹枯病,除选对药种、用足药量外,用足水量很关键,应加大水量粗喷雾,将送到小麦基部易发病部位,以提高防治效果。

重病区或常年发生较重地区首次喷药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以确保防效。

小麦纹枯病来袭,如何防治?

以上就是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农户有所帮助。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今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病几率比较大,因此一定要做好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