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播种季。选择好小麦品种是来年能获得好收成的关键。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的小麦种子,如何选择成为难题。下面为大家详细说说2017年河南省新审定的27个小麦品种,供大家参考:
2017年河南省新审定的27个小麦品种
1、品种名称:中麦66
品种来源:周麦18/鲁麦1号//周麦18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中原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名称:豫农186
品种来源:周麦16/豫农202
育种者:河南农业大学
3、品种名称:百农4199
品种来源:百农高光3709F2/矮抗58
育种者:河南科技学院
4、品种名称:偃高58
品种来源:周麦16/偃高1号
育种者:洛阳市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偃师市金高种业有限公司/5
5、品种名称:郑麦129
品种来源:郑麦366/良星99
育种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6、品种名称:中育1211
品种来源:中育12/矮抗58
育种者: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品种名称:中育1220
品种来源:周麦22/洛麦21
育种者: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品种名称:濮麦6311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8
育种者: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品种名称:洛麦31
品种来源:周麦18/百农AK58
育种者: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10、品种名称:昌麦9号
品种来源:周麦16/洛麦21
育种者:许昌市农场、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1、品种名称:囤麦127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6
育种者: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
12、品种名称:滑育麦1号
品种来源:周麦16/矮抗58
育种者: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13、品种名称:光泰68
品种来源:郑育麦9987/漯4518
育种者:郑州市光泰农作物育种技术研究院
14、品种名称:丰德存麦13号
周麦24/周麦22
15、品种名称:新科麦168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6//洛麦21
育种者: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
16、品种名称:囤麦128
品种来源:矮抗58/源育三号
育种者: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
17、品种名称:天民184
品种来源:兰考198/兰考98-1-6-5
育种者: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
18、品种名称:立丰852
品种来源:石4185/偃展1号BC3
育种者:焦作市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9、品种名称:百农201
品种来源:04中36/华育198
育种者:河南科技学院
20、品种名称:许麦2号
品种来源:郑麦004/豫农015
育种者:许昌金谷恒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1、品种名称:济研麦7号
品种来源:郑麦366/济05-5053
育种者: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22、品种名称:豫信11
品种来源:偃展4110/博89-1
育种者: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23、品种名称:宛麦21
品种来源:Taiwk43/宛798//郑麦9023
育种者: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24、品种名称:洛旱19
品种来源:周麦16/洛旱7号
育种者:洛阳农林科学院
25、品种名称:百旱207
品种来源:百农207系选
育种者:河南科技学院
26、品种名称:豫农78
品种来源:豫麦36/洛旱2号
育种者:张清海
27、品种名称:圣麦15
品种来源:周麦11//豫麦21/偃展4110
育种者:商丘市中原小麦研究中心、柘城县长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河南省新审定27个小麦品种部分简介
1、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1
品种名称:中麦66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中原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张学勇、郝晨阳、王兰芬、段来臣、李维涛
品种来源:周麦18/鲁麦1号//周麦1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0.3~232.2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长,叶色浅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快,抽穗偏晚;株型松紧适中,旗叶短宽、上冲,株高74.1~81厘米,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长方形穗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根系活力较好,成熟落黄较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40.2~46万,穗粒数33.6~35.3粒,千粒重41.4~45.6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4.2%,容重804g/L,湿面筋含量27.4%,降落数值432s,沉淀指数64mL,吸水量65.3mL/100g,形成时间3.5min,稳定时间2.2min,弱化度180F.U,硬度66HI,白度73.3%,出粉率72.5%。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3.48%,容重823g/L,湿面筋含量26.3%,降落数值435s,沉淀指数54mL,吸水量62.8mL/100g,形成时间4.7min,稳定时间4.5min,弱化度143F.U,硬度69HI,白度72.4%,出粉率73.2%。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84.5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61%,极显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60.0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8.58%,极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37.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63%。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5~20日,播期10月10~15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7.5公斤;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6公斤。拔节期结合田间化学除草适当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抽穗扬花期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适时收获,人工收获的地块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2、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2
品种名称:豫农186
申请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育种者:詹克慧等
品种来源:周麦16/豫农202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7~23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叶色深绿,苗势较壮,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抽穗偏早;株高73.9~80.0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较强,对春季低温较敏感;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较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7.5~44.5万,穗粒数32.4~35.3粒,千粒重44.9~49.5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3.6%,容重782g/L,湿面筋含量28.1%,降落数值443s,沉淀指数60mL,吸水量63.2mL/100g,形成时间2.7min,稳定时间1.7min,弱化度198F.U,硬度62HI,白度72.4%,出粉率68.7%。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3.02%,容重820g/L,湿面筋含量26.4%,降落数值419s,沉淀指数59mL,吸水量59.6mL/100g,形成时间2.3min,稳定时间2.7min,弱化度138F.U,硬度62HI,白度73.8%,出粉率72.6%。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2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83.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24%,极显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59.1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8.4%,极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44.7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适宜播种期10月8~20日,基本苗15~20万/亩,高肥力地块亩播量8~9公斤,中低肥力地块亩播量9~10公斤,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行距5~7寸。
(2)田间管理:全生育期每亩施肥量:有机肥3000公斤,纯氮14公斤,磷(P2O5)10公斤,钾(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磷、钾肥和微肥一次性底施,其中氮肥的底肥与追肥的比例5:5,拔节期追肥。抽穗扬花期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3、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3
品种名称:百农4199
申请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育种者:茹振钢、李淦、胡铁柱、李笑慧、冯素伟等
品种来源:百农高光3709F2/矮抗5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9.0~23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宽,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型偏紧凑,旗叶小、上举,株高68.1~75.0厘米,茎秆弹性弱,抗倒伏能力一般,对春季低温较敏感,有虚尖现象;纺锤形穗,上部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度好;不耐后期高温,熟相一般。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41.1~46.1万,穗粒数30.5~32.8粒,千粒重45.0~47.5克。
抗病鉴定:2015~2016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4.05%,容重801g/L,湿面筋含量26.8%,降落数值504s,沉淀指数74mL,吸水量62.9mL/100g,形成时间3.7min,稳定时间4.2min,弱化度120F.U,硬度66HI,白度73.0%,出粉率73.1%。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3.44%,容重822g/L,湿面筋含量26.8%,降落数值455s,沉淀指数78mL,吸水量61.4mL/100g,形成时间1.9min,稳定时间6.5min,弱化度50F.U,硬度64HI,白度73.6%,出粉率72.4%。
产量表现: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80.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98%,极显著;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0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90.0%,平均亩产547.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11%,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生产试验,14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40.5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5~15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7.5公斤;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6公斤。拔节期结合田间化学除草适当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抽穗扬花期结合天气情况及时喷施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适时收获,人工收获的地块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4、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4
品种名称:偃高58
申请单位:洛阳市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偃师市金高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王建涛、王磊、王亚楠、吕志宏、姜道威等
品种来源:周麦16/偃高1号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0.1~231.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强,成穗率低,春季起身拔节较早,两极分化较慢,对春季低温较敏感;株型偏松散,旗叶较小,植株偏高,株高78.4~87.0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不耐后期高温,熟相一般。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5.7~39.4万,穗粒数33.9~36.2粒,千粒重48.2~53.4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中抗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4.48%,容重786g/L,湿面筋含量26.6%,降落数值395s,沉淀指数62mL,吸水量64.4mL/100g,形成时间2.8min,稳定时间1.9min,弱化度196F.U,硬度64HI,白度70.2%,出粉率70.6%。2015年检测:粗蛋白质含量12.55%,容重820g/L,湿面筋含量23.8%,降落数值406s,沉淀指数70mL,吸水量63.6mL/100g,形成时间3.0min,稳定时间4.3min,弱化度109F.U,硬度66HI,白度76.4%,出粉率71.7%。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2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75.0%,平均亩产571.7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13%,显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0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70%,平均亩产544.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5%,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34.7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5~15日,播期10月8~10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足墒下种,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抽穗扬花期结合天气情况及时喷施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用磷酸二氢钾、粉锈宁和氧化乐果田间喷洒,防治病虫害,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5、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5
品种名称:郑麦129
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育种者:杨会民、雷振生、吴政卿、王美芳、何盛莲等
品种来源:郑麦366/良星99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6~230.4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窄短,叶色浅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略迟,两极分化快;株型稍松散,旗叶窄短,植株偏高,株高80.2~90.0厘米,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根系活力较强,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41.9~46万,穗粒数28.7~32粒,千粒重44.8~46.5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6.02%,容重792g/L,湿面筋含量30.2%,降落数值591s,沉淀指数80mL,吸水量67.4mL/100g,形成时间4.8min,稳定时间6.3min,弱化度95F.U,硬度66HI,白度72.8%,出粉率69.5%。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5.07%,容重822g/L,湿面筋含量30%,降落数值513ss,沉淀指数76ml,吸水量69.8mL/100g,形成时间5.0min,稳定时间6.8min,弱化度79F.U,硬度68HI,白度72.2%,出粉率71.7%。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581.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03%,极显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0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70%,平均亩产539.6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4.62%,不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34.6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5~15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7.5公斤;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6公斤。拔节期结合田间化学除草适当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抽穗扬花期结合天气情况及时喷施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期结合天气情况及时防虫治病。适时收获,人工收获的地块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6、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6
品种名称:中育1211
申请单位: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杨兆生、闫素红、李伟、刘旭、朱志华等
品种来源:中育12/矮抗5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7~231.4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型松散,旗叶上举,株高76.4~81厘米,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根系活力强,叶功能期长,耐高温,熟相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9.2~44.5万,穗粒数32.2~34.5粒,千粒重44.9~50.3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4.09%,容重794g/L,湿面筋含量26%,降落数值463s,沉淀指数64mL,吸水量62.4mL/100g,形成时间2.8min,稳定时间2.2min,弱化度179F.U,硬度60HI,白度73.4%,出粉率72.1%。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3.5%,容重824g/L,湿面筋含量27.5%,降落数值466s,沉淀指数61mL,吸水量63.3mL/100g,形成时间3.5min,稳定时间4.7min,弱化度109F.U,硬度65HI,白度72.3%,出粉率72.8%。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89.1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44%,极显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78.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12.05%,极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C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45.1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7.1%。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10月5~15日播种,播期10月10日左右;高肥力地块亩播量8~9公斤,中低肥力地块亩播量9~10公斤,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
(2)田间管理:肥水管理:底肥: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7.5公斤。追肥:结合浇拔节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地力条件差地块应适当增加3-5公斤/亩。浇水:拔节期肥水一般掌握在3月初前后,根据墒情、雨量确定全生育期浇水3—4次。加强对小麦蚜虫、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
7、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7
品种名称:中育1220
申请单位: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闫素红、杨兆生、李伟、刘旭、朱志华等
品种来源:周麦22/洛麦21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7~230.7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浅绿,冬季抗寒性一般,抗倒春寒能力弱;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株型偏松散,旗叶宽长、上举;株高79~85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8.7~42.6万,穗粒数32.1~34.3粒,千粒重47.1~49.3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5.17%,容重771g/L,湿面筋含量31.5%,降落数值355s,沉淀指数53mL,吸水量62.3mL/100g,形成时间2.5min,稳定时间1.8min,弱化度187F.U,硬度62HI,白度70.9%,出粉率72.9%。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7%,容重810g/L,湿面筋含量31.9%,降落数值386s,沉淀指数58mL,吸水量61.9mL/100g,形成时间3.0min,稳定时间2.3min,弱化度154F.U,硬度62HI,白度72.5%,出粉率71.8%。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C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93.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15%,极显著;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0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90%,平均亩产570.1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10.37%,极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同组对照周麦18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播期10月5~15日,播期在10月8~10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7.5公斤;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拔节期结合田间化学除草适当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抽穗扬花期喷施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适时收获,人工收获的地块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止倒春寒,防治赤霉病。
8、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8
品种名称:濮麦6311
申请单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梁中喜、闫素红、谢文芳、杨兆生、程星等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0.7~231.5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成穗率低,春季返青起身晚,两极分化慢,抽穗晚;株型偏松散,旗叶宽长,下披,株高74.7~83厘米,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近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叶功能期长,较耐后期高温,熟相中等。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5.3~40.4万,穗粒数31.2~34.6粒,千粒重50.1~54.8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4.87%,容重779g/L,湿面筋含量27.4%,降落数值344s,沉淀指数69mL,吸水量62.7mL/100g,形成时间3.7min,稳定时间2.1min,弱化度183F.U,硬度63HI,白度72.2%,出粉率68.5%。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01%,容重812g/L,湿面筋含量29.8%,降落数值428s,沉淀指数62mL,吸水量63.2mL/100g,形成时间3.7min,稳定时间4.3min,弱化度129F.U,硬度64HI,白度74.2%,出粉率72.5%。
产量表现: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2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72.5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6%,显著;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0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90.0%,平均亩产545.6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61%,显著。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93.3%,平均亩产543.4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高水肥地防止倒伏。
9、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09
品种名称:洛麦31
申请单位: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张灿军、高海涛、段国辉、温红霞、张少澜等
品种来源:周麦18/百农AK58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8~230.9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慢,抽穗晚;株型偏松散,旗叶宽长,下披,株高73.6~80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根系活力强,较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较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6.5~41万,穗粒数31.8~35.1粒,千粒重45.9~49.1克。
抗病鉴定: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4.47%,容重804g/L,湿面筋含量28.7%,降落数值543s,沉淀指数70mL,吸水量63.7mL/100g,形成时间3.3min,稳定时间2.5min,弱化度147F.U,硬度64HI,白度70.8%,出粉率68.7%。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63%,容重817g/L,湿面筋含量31.3%,降落数值441s,沉淀指数71mL,吸水量64.2mL/100g,形成时间3.5min,稳定时间4.5min,弱化度115F.U,硬度67HI,白度73.0%,出粉率73.2%。
产量表现: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2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75.0%,平均亩产561.9公斤,较对照周麦18增产2.34%,不显著2014~2015年河南省水地冬水B组区试,10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70%,平均亩产534.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增产3.44%,不显著。
2015~2016年河南省冬水B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93.3%。平均亩产533.2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3.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注意防治赤霉病,南阳盆地麦区慎用。
10、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10
品种名称:昌麦9号
申请单位:许昌市农场、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张存利、陈玉忠、段国占、余杰、田香伟等
品种来源:周麦16/洛麦21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0.4~231.6天。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叶色浅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对春季低温稍敏感;株型稍松散,旗叶上举,下部叶片较小;株高78.2~84.0厘米,茎秆弹性弱,抗倒伏能力一般。
目前现已开始进入选购小麦品种时期,希望广大农民用户参考以上小麦品种购买,祝来年小麦有个好收成,如果以上小麦品种没有想买的,关注微信号huobao3456tv,留言您想找的小麦品种,我们会时间帮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