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小麦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疯长,影响小麦产量,那么,小麦冬前“疯长”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小麦疯长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麦生长和“疯长”的区别:
(1)生长——一定范围的积温下,小麦的叶片数、分蘖数以及次生根数都达到或接近达到理论数值,叶片较短,颜色较浓绿,较厚;假茎不过分伸长,生长锥发育在单棱期到二棱期以前;从总体看,虽然已经不见地皮(封垅),但总体株高不高,一般在15厘米以内。
(2)疯长——同样的积温范围内,小麦的叶片数正常,但分蘖数有明显低于理论指标的现象。总体表现叶片较长,极端者可达三四十厘米,颜色较淡,较薄;假茎有明显伸长的现象(这是关键),生长锥发育多在在二棱期或二棱期以上;从总体看,满地绿色(封垅),植株较高,一般都会超过25厘米,有些可达30厘米以上。
不同疯长类型防治方法
(1)播种量过大引起疯长。
就今年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来讲10月5日前播上种的小麦,多穗型品种播种量超过18斤/亩,大穗型品种播量超过23斤/亩,基本属于播种量过大。这种类型表现为麦苗拥挤,叶片细长。对于这类小麦的防治方法,原则上应该采取疏苗、深中耕、控制肥水,生长过旺应进行适度镇压。镇压时应注意顺一个方向,不可反复镇压。
(2)肥水过大引起疯长。
播种期在10月5日以后,播种量适中,但由于氮肥过大,麦苗疯长。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中耕断根或镇压,适度控制肥水。
(3)弱冬性品种疯长。
关于小麦生长期,其实,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施肥、浇水、防冻等等,为了明年的高产,今年坚决不能松懈,必须时刻关注小麦生长状况,“疯长”毕竟是不可预测的事情,况且,“疯长”也有其弊端存在,要想高产,小麦还是要从生长期入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来年才能收获沉甸甸的粮食!接下来,跟大家介绍小麦如何根据生长特点进行冬季管理!
一、小麦生长期间施几次肥?
有一句俗语叫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小麦种植要高产,施肥很关键。
小麦的一生,经历发芽出苗、返青、拔节、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阶段,不同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因此,要注意掌握小麦需肥的规律,依据生育特点,及时的补充营养,确保小麦生长所需要的肥料。
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出苗至拔节阶段,吸收的氮占总氮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至孕穗开花阶段,吸收的氮占总氮量的30%-40%,开花以后有少量吸收。
小麦对磷的吸收规律为:分蘖期吸收的磷约占总量的30%,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孕穗期到成熟期吸收多,约占总量的40%。
小麦对钾的吸收规律为:分蘖期吸收的钾约占总量的30%,拔节后急剧增长,以拔节到孕穗、开花期吸收多,为60%左右,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已达到量。
二、降雪降温,小麦如何防冻?
降雪对小麦生长的有益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雪有利于改善冬麦区土壤墒情,尤其对前期干旱的地区有缓解作用。二是降温降雪有利于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春季病虫害防控压力。三是降雪在麦田表面形成覆盖层,有利于小麦防寒抗冻。
但降雪量过多、积雪深度过厚、积雪时间过长,会产生小麦冻害,主要表现为:
一是导致冬小麦植株体内贮存的养分被大量消耗,抗病能力大大减弱,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二是致使冬小麦被雪腐、雪霉病侵蚀,同时小麦在积雪下掩藏时间过长,生命力脆弱,缺乏抵抗力,加速小麦病害和死亡;三是厚厚的积雪会使开春时的融雪水、雨水贮存在积雪中,形成雨、雪、冰混合层,致使小麦长期浸泡在水里,土壤含水量过多,通气状况变差,终导致小麦缺氧窒息死亡。
因此,广大农友们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做好防护措施,降低小麦冻害风险。
1、对一般受冻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的麦田,可在早春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抽穗率。
2、严重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次追肥的基础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情况,依其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小麦疯长的原因、危害以及小麦正常生长的区别,再次提醒广大麦农们,冬季气温低,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想要了解更多小麦种植技术,可以关注微信号:huobao3456tv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