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雾培法”生产技术,并获得成功,这是青海省内首次引进应用的一项农业育种新技术。
记者走进互助县微型薯“雾培法”繁育中心,温室的苗床上,马铃薯绿意盎然。揭开苗床下的幕布,水雾潮湿,露出纤毫分明的白色根须,吊挂着一颗颗原原种,技术人员正在配比营养液。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技术就是将一定配比的营养液,适时适量喷于马铃薯根基,使马铃薯植株得到充分的水分和养分,从而促进马铃薯微型薯高密度生长。
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工人保善秀告诉记者:“原来我们在传统技术栽培微型薯的时候,人工多、成本高、劳动力强度大、环境不好、微型薯结薯率低,现在工作轻松很多,一般两个人可以管理,全自动控制系统不用操心费力,而且结薯率高,可以边成熟边采摘。”
据了解,今年,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托项目资金新建575平方米日光钢架温室及微型薯雾培繁育系统。通过微型薯雾培技术的应用,扩大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规模、改进了生产技术、创新了马铃薯良种扩繁技术,为提高互助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刘世安介绍,微型薯“雾培法”栽培与传统基质栽培相比,平均单株结薯率达30粒至50粒,高能达到80粒以上,是传统基质栽培的20倍以上,而且生产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繁育系数。
(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