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大豆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方案》

2024-06-24 10:32 3456.TV农资头条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时有效科学满足大豆水肥需求,是当前大豆单产提升的关键措施,对支撑新一轮千亿斤产能提升工程、夯实国家粮食根基意义重大。为服务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推进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国农技中心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主要适宜区域

适宜有水源条件的大豆产区,如东北和西北春大豆、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夏大豆种植区等。宜采用滴灌等方式精准灌溉施肥,播后滴水出苗确保苗全苗齐,全程按需分次均衡施用,确保水肥精准供应。同时集成科学选种、合理密植、根瘤菌接种和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措施。与当地常规相比,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强化水肥精准施用,力争实现亩均单产提高20公斤以上。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保持玉米施肥强度基础上,可适当减少大豆用肥,提倡根瘤菌剂包衣或拌种,强化生物固氮,减少氮肥用量,注重磷钾肥施用。

关键技术要点

(一)春大豆区。主要是北方春大豆区,如西辽河流域、松嫩平原西部、大兴安岭山前平原等东北春大豆区,新疆、河西走廊等西北春大豆区,在具有灌溉条件地区适宜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1.精细整地科学播种。一是精细整地。整地要掌握好“平、碎、匀”,建议深翻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适时耙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地面平整。二是起垄铺管。将传统的垄上双行改为垄上4行,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小行距20—30厘米,大行距30—50厘米,小流量滴灌带宜铺设在窄行中间,大流量可铺设在宽行中间。三是种子处理。选用适宜品种,推广根瘤菌接种技术,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包衣,包衣剂所选材料应对根瘤菌没害。四是科学播种。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时适时播种,适水增密,墒情不足时播后立即滴水,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质量。

2.水肥协同精准调控。一是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有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灌管(带)组成。滴灌设备的规格和型号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择,滴灌灌水器出水量一般在1.0—2.5升/小时之间。首部枢纽包括加压、过滤和灌溉施肥等设施设备。二是灌溉施肥策略。全生育期一般灌水3—6次,每次灌水量10—30方/亩。播种后可根据墒情状况滴灌出苗水,在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结合降雨情况灌水,滴灌时地表湿土边缘超过播种行5—10厘米即可,勿过量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高产地块一般施用氮肥(N)3.5—4.5公斤/亩、磷肥(P2O5)4.5—5.5公斤/亩、钾肥(K2O)3—4公斤/亩,30%氮钾和70%的磷肥做底肥。70%氮钾和30%的磷肥于初花期至结荚期分别随水追施。可结合追肥,适当补施硼肥和钼肥等微量元素水溶肥。

3.其他配套措施。一是杂草防除“封定结合”。采用播后芽前封闭与苗后茎叶定向喷药相结合的方法防除杂草。二是中耕提苗。齐苗后至封垄前进行3次中耕作业,可有效提高苗情质量。三是“一喷多促”。视大豆长势适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钼酸铵等液体肥及杀虫剂、杀菌剂等,实现一喷多效。旺长地块,可在初花期喷施烯效唑等化控剂进行控旺处理。四是适时收获。待叶片落净,豆粒归圆时及时机械收获,防止炸荚造成产量损失。

(二)夏大豆区。主要是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夏大豆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盆地、陕西关中地区和山西汾河谷地等,适宜采用地面滴灌等方式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1.优选品种适水增密。一是精选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抗倒性好、抗病性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大豆品种。播前做好种子精选,建议选用精甲霜灵?咯菌腈为基础配方的种衣剂进行包衣,采用拌种、包衣、喷施等方式接种根瘤菌,促进生物固氮。二是合理增密。水资源条件良好区域,大豆保苗密度可在常规密度基础上每亩提高1000株,耐密品种或者晚播地块也应适当增加密度。三是滴水出苗。麦收后直接免耕精量播种,播种深度一般3—5厘米,土壤粘重地块适当浅播;播后通过滴灌管(带)灌水,干播湿出实现一播全苗。

2.水肥一体化管道铺设。主要有水源、首部枢纽、主管、支管和滴灌管(带)组成。滴灌设备的规格和型号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择,滴灌灌水器出水量一般在1.0—2.5升/小时之间。首部枢纽包括加压、过滤和灌溉施肥等设施设备。40厘米等行距模式播种的大豆,采用1条滴灌带控制2行大豆;20厘米+40厘米宽窄行模式播种的大豆,滴灌带布置在窄行中间。

3.灌溉施肥策略。一是水分调控。根据降雨情况,全生育期灌水3——5次。大豆苗期需水少,花荚期和鼓粒期需水量大,播种48小时内即滴灌出苗水,地表湿土边缘超过播种行5—10厘米即可,为防止板结可在种子顶土时再滴灌1次;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根据墒情滴灌2—3次,一般每次灌水量15—30方/亩。二是养分调控。高产田块一般施用氮肥(N)3—4公斤/亩、磷肥(P2O5)5.5—7.5公斤/亩、钾肥(K2O)4—5.5公斤/亩。播种时每亩可施用大豆配方肥15—20公斤作种肥。在开花期、结荚期或鼓粒期分次随水滴施追肥。可在初花期或结荚期喷施1—2次0.01%—0.05%钼酸盐溶液或1—2次0.1%的硼、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溶液30—40公斤/亩。

4.其他配套措施。一是绿色防控。建议播种后进行封闭除草,无封闭除草或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可在大豆2—3片复叶期进行苗后除草。针对重点病虫害,开展统防统治。二是低损收获。选用大豆专用收割机或者配备大豆专用收获专用割台的收割机收获。使用稻麦收割机收获时,确保使用大豆专用筛子。

重点任务

(一)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在已建或新建高标准农田、具备高效节水灌溉条件的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将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优势转化为大豆产能优势。结合绿色高产高效、大豆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集中连片开展大豆水肥一体化提单产创高产技术集成示范。

(二)集成区域技术模式。聚合科教单位、企业等资源,参考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要点,围绕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施肥量等进行对比,优化技术参数,配套品种、栽培等措施,集成属地化的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水肥效率和大豆单产双提升目标。

(三)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将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大豆提单产创高产的重要技术,动员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科研院校专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深入田间,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举办技术培训,讲解技术关键要点,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种植技能。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