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

2013/5/30 3456.TV病虫害防治

梨黑星病别名梨疮痂病、梨雾病、梨斑病

梨黑星病分布为害

梨黑星病近年来南方梨区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该病是梨树主要病害,常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梨黑星病发病后,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各梨产区均有发生。

梨黑星病症状

叶片发病,初在叶背呈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黄色斑点,不久病斑沿主、支脉边缘长出黑色霉层,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互相连合,整张叶背布满黑色霉层,引起早期落叶。叶柄受害,出现长圆形凹陷病斑,也布满黑色霉层,当病斑围绕叶柄一圈时,往往使全叶枯黄脱落。果实感病,初为淡黄色圆斑,扩大后病斑稍凹陷,在湿度较大时,病斑上长满黑霉。幼果期受害,生长受阻而成畸形果或脱落;果实成长时受害,病斑凹陷成干疤状,龟裂,质地坚硬、味苦,病果畸形,品质大降。果梗上症状与叶柄相似。新梢发病先产生椭圆形淡黄色病斑,长约5^'6inni,以后病部凹陷、龟裂,并布满黑霉。嫩芽发病时,鳞片多不脱落,鳞片及芽基部密布黑霉,病芽向一侧弯曲,生长不良,严重时病芽枯死。

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病原

病原为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 Tanaka et Ya.marnoto.,属子囊菌亚门。

梨黑星病发病规律

新梢、叶片、果实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小斑点,数日后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叶背面布满黑色霉层、造成早期落叶。叶柄受害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产生黑色霉层。生长期新梢受害,多在徒长枝或秋梢幼嫩组织上形成病斑,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淡黄色,微隆起,表面有黑色霉层,以后病部凹陷、龟裂,呈疮痴状。果实前期受害,果面产生淡褐圆形小病斑,后逐渐扩大、表面长出黑色霉层,病部生长停止。随着果实增大,病部渐凹陷,木栓化,果实呈现畸形,病部果肉变硬,具苦味,果实易提早脱落。果实生长到中后期,果面病斑上的黑霉层往往被雨水冲刷掉,病部常被其它杂菌腐生,长出粉红色或灰白色的霉状物。果实生长后期受害,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黑色病斑,表面干硬、粗糙,霉层很少,果实畸形。采收前受害,果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边缘不整齐、多呈芒状,无霉层,但采收后如经短期高温高湿,则病斑扩展很快,并长出大量黑色霉层。

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防治措施

(1)实行果实套袋,以防止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为害;梨黑星病高发地区,注意抗病品种的选择;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因偏施氮肥造成枝条徒长,并合理修剪,以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秋末冬初落叶和杂草,收集病果,集中烧毁,结合冬剪,剪除病枯枝,减少病菌越冬基数;从新梢开始生长之初就开始寻找并及时剪除发病新梢(乌码子),并集中销毁。

(2)发芽前全树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落后喷80%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保护;此后结合降雨情况进行防治,一般雨后需用药1次;从病芽梢形成开始,结合其它病害的防治,选择不同的药剂每隔10-15天喷一次剂。可选用的内吸剂有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50%氯嗅·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40%氟硅哇乳油,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腈菌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

免费加群

上一篇: 牛毛毡

下一篇: 梨黑斑病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